[实用新型]铅带收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1622.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1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龙;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 |
主分类号: | B21C47/06 | 分类号: | B21C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陈泽斌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带收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状金属的收卷设备,尤其是一种铅带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完成轧制的金属带,通常采用收卷装置进行收卷,以利于保存和运输。收卷装置通常包括机架、卷筒、驱动机构,卷筒安装在机架上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轴自转,卷筒包括中空的筒体、分别安装在筒体轴向两端的挡板。在收卷过程中,金属带卷固定在卷筒上,通过卷筒的自转带动金属带卷绕。具体的,在收卷初始时,将金属带的头部固定在卷筒上;随卷取的进行,通过金属带自身将其头部裹紧,从而保证在整个卷取过程中金属带和卷筒的相对固定。
通常,在初始时采用皮带助卷机构将金属带的头部固定在卷筒上。皮带助卷机构包括小车、安装在小车上的无头皮带及其带轮,无头皮带在带轮作用下呈三角形。工作时,首先移动小车,使得无头皮带与卷筒相邻的边同卷筒筒体紧贴并形成V形;然后,无头皮带位于卷筒下方的部分在升降带轮的作用下上升,通过无头皮带实现对卷筒筒体的C形包裹;同时,在上述过程中,无头皮带通过张紧带轮的作用保持绷紧。金属带头部通过C形的开口插入无头皮带和筒体之间,在无头皮带张力作用下实现与筒体的固定;由于无头皮带对筒体的包裹呈C形,能够保证首圈金属带的卷取;随卷取的进行,无头皮带在升降带轮的作用下逐步调整,以适应包裹形状的变化。当卷取一定圈数,使得金属带头部能够通过自身固定后,升降带轮复位,无头皮带随小车移动撤出。但上述皮带助卷机构依靠皮带的张力将金属带与卷筒抱紧,由于铅带较软且铅带的自润滑性较好,如果皮带的张力过小,铅带与卷筒、铅带与铅带之间容易打滑,难以实现铅带和卷筒的固定;如果皮带的张力过大,会导致铅带受压变形。
因此,目前针对铅带的收卷,在初始时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实现助卷。具体的说,首先将卷筒通过轴安装在龙门机架上,龙门机架和传送辊道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在生产一定长度的铅带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铅带的带头部固定在卷筒上,并通过人工进行卷取;在卷取一定圈数后,龙门机架和传送辊道之间的铅带悬空,在悬空铅带自重作用下铅带张紧,在铅带张紧力作用下,卷筒上的铅带收紧并通过铅带自身实现头部和卷筒的固定;最后,开启驱动装置驱动卷筒转动实现自动收卷。但由于铅带的润滑性较好、密度极大,操作人员在卷铅带时,铅带与卷筒、铅带与铅带之间容易打滑;且铅带抗拉强度极低,无法实现大张力卷取,为了实现铅带头部的固定,人工卷取的圈数多,因此,操作极为困难,且容易导致铅带撕裂、变形等。尤其是,随铅带宽度的增加,单位长度铅带的自重增大,因此操作难度进一步增大;需要进一步增大人工卷取的圈数,难以适应连轧的生产节奏;同时,龙门机架和传送辊道之间悬空铅带的自重增加,导致该处铅带存在受拉变形甚至断带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实现铅带头部和卷筒固定,避免采用人工助卷的铅带收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铅带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机架、卷筒、驱动机构,所述卷筒安装在机架上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轴自转,所述卷筒包括中空的筒体、分别安装在筒体轴向两端的挡板,所述卷筒两挡板之间的筒体上设置有容铅带插入筒体中空腔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卷筒轴向;所述筒体中空腔内安装有用于夹持固定插入中空腔的铅带头部的铅带夹持装置。
进一步的,设置有插入筒体中空腔的支撑轴,所述铅带夹持装置包括与筒体相对固定的固定件和与支撑轴相配合的活动件,通过支撑轴驱动活动件调节固定件和活动件之间的径向间隙。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活动件是随支撑轴转动的凸轮,所述固定件是筒体自身;所述凸轮沿支撑轴周向包括渐变段和支撑段,所述渐变段对应的凸轮外径渐变且最大外径同筒体内径之差小于铅带厚度、最小外径同筒体内径之差大于铅带厚度,沿支撑轴转动方向所述渐变段对应的凸轮外径递减;所述支撑段对应的凸轮外径等于筒体内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机架与两挡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与挡板相配合的支承辊,所述卷筒通过挡板安装在机架上;其中至少一个支承辊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支承辊驱动卷筒绕轴自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未经德阳宏广科技有限公司;冯旭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