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盘复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1654.1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1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枝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盘 复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盘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二种转定子有两种冲压方法模式,第一种:人手单冲,即每一个冲次都要经人工操作,其劣势在于锁需要的人工更多、生产速度慢,优势在于可以用不规则形状材料边料;第二种:连续复合冲压,即将模具排合成一列,用一步一个冲次进料,其生产速度更快,但是同时要求用统一规格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速度快,且适用于不同规格原材料的转盘复合模具,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转盘复合模具,包括至少一个转子冲压模组以及至少一个定子冲压模组;所述转子冲压模组的工位包括胚料模、转子模以及分离模;所述定子冲压模组的工位包括定子模以及退料模;所述胚料模、所述转子模、所述分离模、所述定子模及所述退料模依次呈环形分布;还包括依次向所述胚料模、所述转子模、所述分离模、所述定子模及所述退料模运动的夹持件。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设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数量与所述转子冲压模组的工位及所述定子冲压模组的工位之和相等。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为一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胚料模、所述转子模、所述分离模、所述定子模及所述退料模所在的环形同圆心;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夹持原料的通孔。
优选的,还包括上模、下模;所述转子冲压模组及所述定子冲压模组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相对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盘复合模具,通过夹持件将材料输送至各冲压工位,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材料或者边料,生产速度快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转盘复合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中下模2设有导柱3,上模1通过导柱3在下模2上方上下移动,在上模1与下模2的相对面上设有依次呈环形分布的胚料模4、转子模5、分离模6、定子模7以及退料模8,其中胚料模4、转子模5以及分离模6组成转子冲压模组,定子模7以及退料模8组成定子冲压模组,还包括一夹持件,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转盘9,转盘9与胚料模4、转子模5、分离模6、定子模7及退料模8所在的环形同圆心,转盘9能绕转盘轴10在水平面内旋转,并且在转盘9上设有用于夹持原料的通孔,以通孔作为夹持头;并且可选的,当转盘9上的通孔数量为一个时,该通孔套住胚料模4上的原料,冲压成胚料后胚料被转盘9输送至转子模5冲压出转子片,然后再输送至分离模6将转子片与转盘9分离,接着旋转至定子模7,冲压出定子片,最后进入退料模8中,将定子片退出;也可使转盘9上的通孔数量与转子冲压模组的工位及定子冲压模组的工位之和相等,转盘9上的每一个通孔工作过程与上述单独的通孔工作过程相同,并且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枝,未经陈瑞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