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虫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1964.3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昌春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张智平 |
地址: | 31805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灭虫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灭虫工具,特别是一种灭虫灯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灭虫是农民朋友传统的除虫方法,但是化学农药不但影响环境,有时候还会对农作物食用安全带来的隐患,近年来出现了灭虫灯,它是利用蚊虫的趋光性,灭虫装置发出某一波长的的光谱线,蚊虫对这种波长的光特别敏感,在这种波长的光的引诱下,向这个光源飞去,人们利用高压电网将蚊虫触死,达到灭虫的效果。
为提高灭虫灯装置的灭虫效果,本人在专利(CN2927698Y)中公开了一种灭虫灯的高压网栅结构,它由上绝缘环、绝缘底架配合立杆组成支架结构,下绝缘环沿环面布置一种极性的高压金属条,位于下绝缘环下方一段距离的绝缘底架固置另一极性的高压金属条。两种极性的高压金属条的底端向内弯折并各焊连于各自的金属环,从金属环分别引出导体固置于下绝缘环或绝缘底架。
上述实用新型提高个抗击穿性能,两级的高压金属条的低端向内弯折,方便清虫,可以避免嵌集在正负高压金属条根部之间的昆虫尸体被击穿而发生短路的现象。但是灭虫灯装置是一个高压装置,农民朋友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手误伸入触及高压网栅而发生危险。受灭虫灯装置作业环境(湿度较高等)的影响,可能会发生高压网栅或其周边被高压击穿的现象,从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耐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灭虫灯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灭虫灯的用电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灭虫灯装置,灭虫灯包括上灯帽和集虫盘,所述的集虫盘位于上灯帽的下方且两者通过立柱相连接,所述的上灯帽和集虫盘之间设有高压网栅,所述的上灯帽的下端设有引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网栅的外侧围设有不带电的防护网栅,所述的立柱和高压网栅的外侧部之间设有能够防止高压网栅向立柱产生局部放电的隔离结构;所述的集虫盘包括呈一盘状的盘体和一架设在盘体上的连接支架,上述高压网栅的上端连接在上灯帽上,下端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支架上,所述的连接支架上具有一增大其本体与高压网栅下端间距的下凹结构。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立柱用来连接上灯帽和集虫盘,上灯帽的下端面中部设有引虫灯,高压网栅设置在引虫灯的外围,当夜间,昆虫在引虫灯的灯光的吸引下,向引虫灯飞来撞在高压网栅上,从而触电死亡,死亡后的昆虫掉到集虫盘上。高压网栅本身带有高压电,一般电压比较高,而电流不是很大,但因为目前高压网栅的外围并没有有效的防护装置,从而导致别人误触高压网栅从而受伤。本装置在高压网栅的外围设置有不带电的防护网栅,这样当有人不小心碰到防护网栅的时候,也不会因为高压电荷而受伤,防护网栅将人员和高压网栅之间有效的隔开,从而提高了本灭虫灯的安全性;本装置还在立柱和与其接近的高压栅条部分之间设置隔离结构,将两者隔开,避免了该区域内的空气被击穿产生局部放电的可能性,保证立柱不带电,从而提高了灭虫灯的安全性。下凹结构主要目的是增加高压网栅下端和连接支架的间距,当昆虫被高压网栅电死后,不易使昆虫留在高压网栅下端和连接支架之间,防止昆虫引燃连接支架。
在上述的一种灭虫灯装置中,所述的防护网栅包括若干片依次左右首尾相连并且呈环形分布在高压网栅外侧的防护栅,每片防护栅两端均具有连接头,所述的上灯帽和集虫盘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的连接头插设在所述的插槽内。采用将连接头插接在插槽内这种插接方式固连,结构比较简单,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容易,且不太依赖专业的工具。
在上述的一种灭虫灯装置中,所述的防护栅包括至少两条纵向的支撑杆,该防护栅还包括若干条横向防护栅条与纵向防护栅条,所述的横向防护栅条和支撑杆及纵向防护栅条固连,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具有上述的连接头。每片防护栅用支撑杆作为骨架,连接头设置在支撑杆上,优化了受力情况。
其中,所述的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条,且分别位于防护栅的左右两端。每个支撑杆作为每片防护栅的边缘,这样有利于安装。所述的连接头和支撑杆为一体式结构。将连接头和支撑杆做成一体式结构,使得支撑杆加工的时候就能够加工出连接头的尺寸和形状,简化了工序。所述的上灯帽和集虫盘均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的防护栅的数量和上灯帽的边数相匹配。上灯帽或集虫盘的每个边都设有一个防护栅,保证高压网栅的防护没有死角。所述的支撑杆为绝缘体,所述的横向防护栅条和纵向防护栅条也为绝缘体。三者都为绝缘体保证了防护栅为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昌春,未经徐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