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场自助过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2271.6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2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涂宝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华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3/00 | 分类号: | G01G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5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场 自助 过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场自助过磅系统,特指一种过磅无人值守,无需过空车,同时可实现卸车、取样、过磅、卸料一体化,并且取样、过磅、卸料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过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需要外购大宗物资的企业或部门的过磅流程都是重车先开到取样处进行取样,再开到地磅处过重车,之后开到料场卸车,最后开回到地磅处过空车。由于环节多,周期长,货主或司机甚至货主、司机与内部司磅人员串通,很容易进行诸如重车加满水箱、油箱,空车放空水箱、油箱;掺杂劣质原料;两部外形相同重量不同的车进行套牌(重量重的过重车,重量轻的过空车);甚至重车重复过磅等各种恶劣行为,给企业或部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企业或部门必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专门管理进厂物资计量和取样,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预防和打击各种不法行为。然而,由于过磅和取样环节多、周期长,不但作假容易、效率低下,也给管理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也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各种不法行为仍然时有发生,难于杜绝。对于一个大的企业或部门,一年需要外购的大宗物资动辄以数千万吨计,在过磅和取样环节稍有差池,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基此,本发明人曾研发了一种料场自助过磅系统,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643307.0,包括基台、装料斗、承重台、卸料门、电子衡器、取样器、PC控制器、称重仪表、重量显示大屏幕、码单打印机和计算机,基台具有卸车平台和卸车坑,装料斗安装在卸车坑中,装料斗的底部装在一个承重台上,承重台上安装有卸料门,承重台的下方安装有电子衡器,电子衡器的称重传感器通过PC控制器与称重仪表连接,重量显示大屏幕和计算机与称重仪表连接,取样器倾斜安装在装料斗上方卸车时料经过的位置。
其中,卸料门安装在卸料液压缸的推杆上,卸料门由卸料液压缸带动开或关,卸料液压缸与油泵电机连接,油泵电机与油泵电机交流电磁阀连接,此油泵电机交流电磁阀通过开关与三相电源连接并通过按钮和直流整流器与PC控制器连接。卸料门有左右各两个共四个组成,装料斗的底部的门柱上设有供卸料门嵌入的门槽,卸料门分别安装左右各两个共四个卸料液压缸的推杆上,四个卸料液压缸都与一个油泵电机连接传动。
取样器包含一取样电机、一取样筒、一取样口开口控制器、一半圆管状样品引导器、一漏斗状样品引导器、一样品接收器、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基座、第四基座,取样电机安装在第一基座上,取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一带取样口的取样筒,在取样筒取样口的位置上安装取样口开口控制器,取样筒右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基座上,取样筒内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半圆管状样品引导器,半圆管状样品引导器右端固定在第三基座上,下方的第四基座上安装漏斗状样品引导器,漏斗状样品引导器下方放置样品接收器,取样电机与取样电机交流电磁阀连接,此取样电机交流电磁阀通过开关与三相电源连接并通过按钮和直流整流器与PC控制器连接。取样器可以根据需要并排设置一台或多台,设置多台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取样器的取样筒的取样口、半圆管状样品引导器及取样口开口控制器贯穿整个装料斗。
使用时,先在IC卡读卡器上插入IC卡或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然后货车开到基台上卸车,将货装进装料斗中,通过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变化来控制称重过程、卸料门的开关和取样电机的运转与停止,达到自动称重、自动取样、自动卸料的目的。
201020643307.0《一种料场自助过磅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一、“车”、“货”分离过磅:无需跟车,带车人员;无需检查油箱、水箱以及车内是否夹带非原料物品;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杜绝如油箱、水箱及随车夹带等作假行为;杜绝重复过磅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管理难度;
二、无需过空车,杜绝空车作假,减少过1/2过磅次数,;减少过磅时间,缩短汽车的停留时间,减缓交通拥堵;杜绝如空车套牌过磅等作假行为;
三、车号、原料名称、产地名称、公司名称等除重量以外的信息可由IC卡读卡器自动输入计算机,避免人工输入的麻烦和错误,提高过磅效率;
四、卸车、取样、过磅合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难度;
五、取样均匀,简单高效:防止掺杂使假,简化取样程序;
六、实现容易,成本低廉:可以利用现有电子衡器以及计算机过磅系统进行改造,节约成本;
七、无人值守,无需司磅人员、过磅、卸料等各个环节自动控制,实现自动化流水线操作,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该结构存在下述不足:
一、卸料控制部份为液压控制,卸料部位由底部卸料,卸料不方便;
二、取样为动态取样,取样的过程和样品的量不容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华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华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2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风能的电池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骨科微动式三维外固定支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