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2771.X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8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邵浩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英伦水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B01D17/025;B01D17/12;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陈丽新 |
地址: | 315404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的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油在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餐饮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餐饮企业,在处理含油废水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每天的废水排放总量不大,不值得投资建造大型的地埋式油水分离设施,因此小型且成本低廉的油水分离设备是他们的理想选择。
申请号为:0227632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公共食堂、餐饮业污水油水分离器,包括污水进水管、油水分离室和出水管和管式除油器,管式除油器由集油管、操纵杆和在油水分离室室壁上、对集油管两端进行支撑安装的安装件构成,集油管水平位于油水分离室内,管体上半部开有集油口,操纵杆固定在集油管上,管体一端通往室外的贮油室。另外,油水分离室内设有正弦波纹板,在油水分离室的出水口处设隔油罩及环型溢流堰。本分离器由于采用了管式除油器及时清除浮油,增加了油水分离的有效容积,也给废油回收创造了条件,全流程操作简单,排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外,采用波纹板除油的原理与过滤相结合进行油水分离及除渣,采用溢流堰,确保水位恒定,保证了管式除油器清除浮油顺利进行。
申请号为:20111012146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餐厨垃圾废水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一顶端开口的容器,进水管,出水管,滤网,油脂聚结层,纺锤体聚结传输层,油水分离薄膜层,带轮传输组件,溢流管,储油罐和废水罐。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于该容器,滤网,油脂聚结层,纺锤体聚结传输层和油水分离薄膜层均设于该容器中进水管通过一漏斗状入口接入油脂聚结层下方;纺锤体聚结传输层与油脂聚结层通过该油脂聚结层的致密网孔相连接;纺锤体聚结传输层呈圆锥状分布,且收拢并固定于所述油水分离薄膜层的环形边缘上;带轮传输组件设于所述容器的开口处,且该带轮传输组件和溢流管与储油罐连通;所述的出水管连通于废水罐。
上述两个专利存在的问题是,前者仍然依靠油水比重差实现油水分离,分离效率不够高,后者虽然分离效率较高,但采用了滤网,油脂聚结层,纺锤体聚结传输层,油水分离薄膜层等一系列部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防菌,容易更换且成本低廉的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一油水混合物箱、一油箱、一水箱及一控制板;
所述油水混合物箱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油水分离板,所述油水混合物箱下部侧壁上设置有一进口,与进口相对的方向的侧壁为第一油水分离板,所述油水混合物箱内设置有一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板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油水混合物箱上部设置有一吸油毡;
所述吸油毡上方设置有所述油箱,所述油箱下端与所述油水混合物箱顶端相通,所述油箱顶端连接有一个排油管,所述油箱内靠近所述排油管的位置设置有一排油传感器,所述排油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通过电线连接;
所述第一油水分离板顶端高于所述吸油毡且低于所述油箱的顶壁内侧;
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排油电磁阀,所述排油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板通过电线连接;
所述第一油水分离板相对方向的水箱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置高于所述排油管。
所述水箱内靠近第一油水分离板的位置,自顶向下设置有第二油水分离板,所述第二油水分离板与所述水箱底壁隔开一端距离。
所述水箱内位于出水管和第二油水分离板之间的位置,自底向上设置有第三油水分离板,所述第三油水分离板与所述水箱顶壁隔开一端距离。
所述油箱为方锥或圆锥体,所述排油管设置于锥顶。
所述油箱顶壁可拆卸连接于其侧壁,所述水箱顶壁可拆卸连接于其侧壁。
所述油水混合物箱、油箱、水箱、第一油水分离板、第二油水分离板和第三油水分离板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排油的压力来自于油水分离器的结构设计:进口低而出水口高,排油管位于进口和出水口之间,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器主要针对餐余污水中的浮油及分散油进行分离处理,对乳化油和溶解油处理效率较低。
分离过程:一级加热油水分离;二级吸油毡聚集分离。
一级加热油水分离
经过固体颗粒物预处理的污水,流入或泵入油水分离器。含油污水被加热到40到60摄氏度,小油滴聚集成大油滴在水中开始分离上升,其上升速度与油滴的粒径平方成正比,油颗的直径越大,其上升的速度就越快,从而实现油和水的物理分离。
二级吸油毡聚集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英伦水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未经华英伦水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2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