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3176.8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曹辉;王龙江;张嘉;吴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蓝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洛阳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体表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回转窑筒体表面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将其用于加热余热锅炉给水、采暖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它主要用于各类矿石的煅烧和焙炼,窑内温度高达上千度,窑体表面温度也有250~350℃,有时会更高。在大量余热被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周围环境的热污染。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回转窑企业采取了余热利用措施,利用回转窑筒体表面的余热进行冬季采暖和制取四季用的生活热水。但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升高,相比于冬季更大的热负荷,受回转窑余热利用的用途所限,回转窑的余热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由于换热装置是安装在回转窑筒体的外表面,严重影响了回转窑筒体表面的正常散热,这样很容易造成窑体表面的温度升高,对窑体表面钢结构造成热应力破坏,危害回转窑窑体的安全。
热应力主要是由于余热利用热负荷发生变化波动,辐射换热罩影响窑体散热而引起的。由于目前回转窑余热利用主要是应用于采暖及热水,热负荷随季节等因素波动较大,但如果利用回转窑表面余热加热凝汽器流出的冷凝循环水,提高凝结循环水进入除氧器的温度,使余热利用热负荷成为连续的热负荷,同时在相应管道上增加电动调节阀,根据冷凝水加热温度自动改变加热水量,间接控制换热罩管壁的温度和窑体表面的温度,热应力就会减小或消除。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利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在安装有余热发电系统的回转窑的上方安装弧形换热罩,利用其收集回转窑筒体的辐射热能,在夏季和不制取生活热水的情况下,加热余热锅炉给水,增加余热电厂发电量,剩余热能可用于生活洗澡用水;在冬季则主要用于取暖供热;一方面综合利用了回转窑筒体表面排放的废热资源,回收热量变废为宝,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缓解了生产用电紧张的形势,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减少了燃料消耗,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同进也解决了夏季因换热罩影响回转窑表面散热而造成的热应力破坏的问题,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塔、凝结水泵、主管道电动调节阀、除氧器、给水泵、加压泵、换热罩进水电动调节阀、换热罩、回转窑体、安全阀、采暖二次换热器、热水二次换热器以及热水箱;其中所述余热锅炉的过热蒸气出口与所述汽轮机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汽轮机的出汽口与所述凝汽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汽器与所述冷却塔并联,使所述所述冷却塔的冷却循环水流经所述凝汽器;所述凝汽器的出口与所述凝结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凝结水泵的出口与所述除氧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除氧器的出口与所述给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给水泵的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主管道电动调节阀在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除氧器之间的主管道上,并且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主管道电动调节阀之间的主管道通过一支路管道与所述加压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加压泵的出口与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筒体上的所述换热罩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换热罩进水电动调节阀设置于所述换热罩与所述加压泵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换热罩的出口经换热罩出水电动调节阀分别与所述采暖二次换热器的入口、所述热水二次换热器的入口及所述除氧器的入口连接,且所述采暖二次换热器的出口及所述热水二次换热器的出口也分别与所述除氧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采暖二次换热器与采暖设备并联,使所述采暖设备的循环冷凝水流经所述采暖二次换热器;所述热水二次换热器与所述热水箱并联,使由自来水供给所述热水箱的水先流经所述热水二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回转窑筒体表面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中所述换热罩为弧形换热罩,其形状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外表面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蓝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蓝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