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式车窗窗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3745.9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王帅;蔡伟杰;熊想涛;陈文强;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5/00 | 分类号: | A47H5/00;B60J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车窗 窗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窗窗帘,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式车窗窗帘系统。
背景技术
怎样让汽车智能化,怎样提高汽车的舒适性,是当今汽车车载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安装在汽车、大巴车、公交车或动车上的车窗窗帘,窗帘的拉开或拉拢一般都是需要手动操作的,车窗外光线太强会刺激人的眼睛,车窗内光线太暗会影响车内视线,均会降低乘车的舒适性,所以在行车过程中需要随着车外环境光线的变化对车窗窗帘进行拉开或拉拢的操作,而在车速较快时要进行车窗拉开及拉拢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给乘车带来很多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汽车和大巴车等车上的车窗窗帘一般都需要手动操作实现拉开或拉拢,而在车速较快时进行这种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给乘车带来很多不舒适感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式车窗窗帘系统,其能根据车窗内外的光线强弱自动控制车窗窗帘的拉开或拉拢,不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提高行车及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预处理电路、AD转换器、微控制器和控制车窗窗帘的电机,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和各自的预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预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和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电机的驱动端相连,每扇车窗的外部设有一个所述的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每扇车窗的内部设有一个所述的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每扇车窗窗帘连接有一个所述的电机。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及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车窗外部及车窗内部的光线强弱信号,这些信号经过预处理电路的放大滤波后送给AD转换器处理,转化成对应的数字信号,再送至微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和运算,由微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去控制和车窗窗帘相连的电机的转动。电机和窗帘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很多种,如:电机的转动带动小带轮的转动,小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大带轮转动,大带轮带动具有键槽的轴承转动,轴承转动带动车窗窗帘卷轴的转动,从而使窗帘卷起或放下。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窗帘的卷起或放下,或者使窗帘左右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根据车窗内外的光线强弱自动控制车窗窗帘的拉开或拉拢,不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一方面使车内光线不会过强或过弱,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车窗窗帘的开合不用人工操作控制,提高行车及乘车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自动式车窗窗帘系统包括按键模块,所述的按键模块和所述的微控制器相连。按键模块包括和每扇车窗窗帘对应的按键,一般按键安装在其所控制车窗窗帘的车门上。按键信号输入给微控制器,再由微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去控制和车窗窗帘相连的电机的转动。通过操作按键,也可控制车窗窗帘的拉开或拉拢。一般按键信号的优先级高于光亮度传感器信号的优先级,便于乘车者自由地控制窗帘。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的数量和车窗的数量相同,即每扇车窗对应地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微控制器,每扇车窗窗帘独立地连接有一个由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预处理电路、AD转换器、微控制器和电机构成的控制系统。每扇车窗窗帘的拉开或拉拢独立地由一个控制系统控制,虽然所用的微控制器的数量比较多,但是控制可靠性高,维护也较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有一个,所有所述的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和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经预处理电路、AD转换器后分别和所述的微控制器的多个输入端相连,微控制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和所有的控制车窗窗帘的电机相连。微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把每扇车窗的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及电机进行地址设定,便于作一一对应控制。每扇车窗窗帘的拉开或拉拢由一个共用的控制系统控制,节约了微控制器的数量,成本较低,而且控制的扩展性比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根据车窗内外的光线强弱自动控制车窗窗帘的拉开或拉拢,不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一方面使车内光线不会过强或过弱,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车窗窗帘的开合不用人工操作控制,提高行车及乘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框图。
图中1.车窗外光亮度传感器,2.车窗内光亮度传感器,3.预处理电路,4.AD转换器,5.微控制器,6.电机,7.按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病人抢救担架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