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唤醒式触电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3955.8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熊代荣;程波;冷全生;张伟;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H02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唤醒 触电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电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唤醒式触电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除了性能表现外,如何兼顾使用者的安全成为重要课题;因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有别于一般传统内燃机车辆,因此电动汽车除一般安全性要求外,对其电气安全防护另有特别规范,在车辆设计过程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以避免电动汽车潜在风险并确保使用之安全性。
相较于传统内燃机车辆,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关注焦点也有所不同,首先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高压蓄电池组是否造成人员触电的风险,目前,在纯电动汽车上通常采用主电源开关、钥匙开关来切断整车蓄电池组的正极与其它电部件的输入电源端的防止,而高压蓄电池组仍保持完整连接,因此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在生产过程中,随着高压多组蓄电池的不断接入,当串接的高压蓄电池组总电压超过安全电压值时,生产人员就容易出现触电的危险;二,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有水进入,原有的高压蓄电池组如果不能及时断开,车内人员易造成人员触电危险;三,电动汽车在维修中,由于存在电磁兼容问题,车上使用的电机控制器、DC/DC、充电机、空调控制器等电部件,都在电源输入端正、负极分别对车体接有1只共模电容,使得不带电的底盘带上了电,虽然所带电压不会直接造成生命危险,但是容易造成车人员有手麻而引起心理紧张;电动汽车采用高压蓄电池组的高压供电系统和12V的低压供电系统,高压蓄电池组的负极不得与电底盘有任何连接,高压蓄电池组的高压供电系统与12V的低压供电系统按要求不能有任何联系,而共模电容的存在使高压蓄电池组供电系统与12V的低压供电系统有了联系,尽管稳态时共模电容上只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但是当人员或其他导电物品碰到共模电容,就会打破平衡,形成回路,此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影响人员的安全,然而,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共模电容不能取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唤醒式触电防护装置,使电动汽车的高压动力蓄电池分组接通和断开,每个高压动力蓄电池的分组的电压为人体的安全电压,降低了人员在生产、维修中高压触电的危险,当行驶时,所述电动汽车唤醒式触电防护装置可快速将各高压动力蓄电池分组连接起来,以满足整车的高压供电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唤醒式触电防护装置,包括通断模块,用于将电动汽车高压动力蓄电池分组连接与通断,输出端接于电动汽车高压动力蓄电池;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控制所述通断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通断模块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启动模块设有用于对启动模块提供唤醒电压的唤醒器;
进一步,所述启动模块包括钥匙开关、直流转换器、唤醒器、光电耦合器U1、三级管Q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5、电阻R1、电阻R2、负载电阻R12、二极管D7和充电控制器;所述光电耦合器U1包括发光二极管Dr和光敏三极管Qr;所述唤醒器的输出端A14与所述直流转换器的使能端相接,所述唤醒器的输入端A1接于所述钥匙开关的触头ST,唤醒器输入端A2接于所述钥匙开关的触头ACC;所述直流转换器的正输入端D接于电动汽车高压动力蓄电池的正极,所述直流转换器负输入端接于电动汽车高压动力蓄电池的负极,所述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钥匙开关触头LOCK相接;所述钥匙开关触头LOCK可与触头ACC或触头ST相接;所述充电控制器输出端接于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的负极并联形成或门,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直流转换器输出端相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唤醒器的输出端A10相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于所述唤醒器使能信号输出端A14,二极管D7的负极通过电阻R1接于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二极管Dr的正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二极管Dr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接有电阻R2,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发光二极管Dr负极接于电动汽车高压动力蓄电池的负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光敏三极管Qr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负载电阻R1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光电耦合器U1的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于通断模块,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田多功能操作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余热收集储热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