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距螺旋桨桨毂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4257.X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丁郁华;陈宁;丁晓阳;马从龙;何志忠;王小进;刘小琴;储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B63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螺旋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船用螺旋桨装置,尤其涉及船舶可调距螺旋桨毂密封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可调距螺旋桨因其可在主机和轴系转速、转向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桨毂的转动使桨叶转动,从而改变桨叶的螺距角,以改变推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应船舶的前进、后退、停止和变速等要求,因而广泛应用在船舶的推进系统中。可调距螺旋桨能够提高动力装置的机动性,主机无需频繁改变工况,可使船-机-桨处于良好的匹配状态,提高推进效率。并且易于实现操纵自动化,这对延长主机寿命,提高可靠性,降低油耗,提高经济性都十分有利。现有可调距螺旋桨是在壳体中安装有可转动的桨毂和驱动桨毂转动的传动装置,桨叶由叶片和圆盘状的桨叶座固接成一个整体构成,桨叶座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可以转动的桨毂上,需要改变桨叶的螺距时,通过传动装置使桨毂转动,从而使固接在桨毂上的桨叶转动,由于桨毂与可调距螺旋桨的壳体之间有相对转动,在可调距螺旋桨的壳体与桨毂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目前的密封装置是在壳体和桨毂之间安装有“O”型橡胶圈,依靠“O”型橡胶圈实行壳体和桨毂之间的密封,由于“O”型橡胶圈与壳体和桨毂之间的接触面积大,而国产的”O”型橡胶圈由于配方原因导致性能质量达不到要求,所以用于可调距螺旋桨壳体和桨毂之间的“O”型橡胶圈都要从国外进口,价格也很昂贵,特别是发生特殊情况时,国外停止供货,则我国安装可调距螺旋桨的船舶将无法维修而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在壳体和桨毂之间不采用”O”型橡胶圈密封的可调距螺旋桨尚未见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调距螺旋桨桨毂密封装置,它具有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容易实现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可调距螺旋桨桨毂密封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安装有可转动的桨毂和驱动该桨毂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的侧面沿径向对称的设有桨毂孔,所述桨毂的端部位于所述的桨毂孔内,所述桨毂孔的内壁与所述桨毂端部的外圆周壁之间安装有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在桨毂孔的内壁与桨毂端部的外圆周壁之间安装有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所以能够阻止海水从桨毂孔与桨毂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内部,又由于调整桨叶的螺距时桨毂的转速很低,且转动时间很短以及不是频繁调整桨叶的螺距,因而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唇口的磨损很小,使用耐海水腐蚀橡皮制成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很长时间,另一方面,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的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更为特出的是可以不受国外供货商的制约,为可调距螺旋桨的国产化提供了可能。
所述桨毂孔的内壁与所述桨毂端部的外圆周壁之间安装有一个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
所述桨毂孔的内壁与所述桨毂端部的外圆周壁之间安装有两个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以承受较大的海水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可调距螺旋桨桨毂密封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距螺旋桨桨毂密封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可调距螺旋桨由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的可转动的桨毂6和驱动该桨毂6转动的传动机构构成(图中传动机构未画出),壳体1的侧面沿径向对称的设有桨毂孔3(图中只画出一个桨毂孔),桨毂6的端部位于桨毂孔3内,桨毂孔3的内壁与桨毂6端部的外圆周壁之间安装有一个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2,压盖4由压盖螺钉安装在壳体1上(图中压盖螺钉和相应的螺孔、通孔未画出),桨毂6的端面上加工有安装桨叶的螺孔5,由于在桨毂孔3的内壁与桨毂6端部的外圆周壁之间安装有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2,所以能够阻止海水从桨毂孔3与桨毂6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1的内部,又由于调整桨叶的螺距时桨毂6的转速很低,且转动时间很短以及不是频繁调整桨叶的螺距,因而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2唇口的磨损很小,使用耐海水腐蚀橡胶制成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2,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很长时间,另一方面,J型骨架橡胶密封圈2的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更为特出的是可以不受国外供货商的制约,为可调距螺旋桨的国产化提供了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4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补偿双向密封刀闸阀
- 下一篇:拉紧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