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灯罩内表面雾水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5105.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8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付敏;胡边疆;罗显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60 | 分类号: | B60S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灯罩 表面 雾水 消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新型属于汽车刮水消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灯灯罩刮水消雾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车灯灯罩内表面雾水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雪雾和下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汽车在打开前照灯行驶时,由于灯罩外部温度低,内部温度高,灯罩内表面会形成一层雾水并附着在灯罩内表面,这样会导致组合灯看上去雾蒙蒙的,灯光照明效果会降低。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1826251,公告日是2006年08月30日,名称为“刮水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刮水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刮水臂,该刮水臂包括用于固定刮水片的刮水杆、与刮水杆无铰接地连接的紧固件和至少一个弹性的零件部位。建议使刮水臂基本上能够弹性地从一个工作构型转移至至少第一个稳定的位置上,在此构型上刮水片能够在刮水臂装配后状态下进行装配和拆卸。不足之处是,这种刮水装置,只能对汽车外表面的玻璃进行刮水操作,不能对汽车车灯灯罩内表面进行刮水和排除雾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刮水装置不能对汽车车灯灯罩内表面的雾水进行刮水和排除雾气的这些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消除灯罩内壁雾水对灯光影响的一种车灯灯罩内表面雾水消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灯罩内表面雾水消除装置,包括灯罩,所述的灯罩内表面边沿处设有升降孔和通风孔,所述的升降孔下方设有刮水片和吹风管,所述的刮水片和吹风管分别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底座固定连接在一个气缸的升降杆上,所述的气缸由第二电机控制,所述的吹风机吹风口设置在吹风管上,所述的第一电机和所述的第二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设开关按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孔设在灯罩下方的中间。便于刮水片和吹风管升入到灯罩内壁后左右摇摆刮水和吹风。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孔设在灯罩的上端。便于雾水变成汽水后往上蒸发出去。
作为优选,所述的灯罩下端设有漏水孔。便于刮水片刮下水后从漏水孔处流出。
本实用新型能够到达如下效果:
(1)、用刮水片能够把灯罩内表面的水刮下,消除灯罩内壁雾水对灯光的影响。
(2)、用吹风管把灯罩内表面的水吹干蒸发掉,消除灯罩内壁雾水对灯光的影响。
(3)、用控制器对刮水片和吹风管下方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控制,对,消除灯罩内壁雾水效果较好。
(3)、用驾驶室内的开关按钮可以方便的对该装置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漏水孔;2、升降孔;3、刮水片;4、第一电机;5、气缸;6、升降杆;7、吹风管;8、吹风口;9、通风孔;10、灯泡;11、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种车灯灯罩内表面雾水消除装置,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为一种车灯灯罩11内表面雾水消除装置,包括灯罩11,灯罩11内表面边沿处设有升降孔2和通风孔9,升降孔2设在灯罩11下方的中间,通风孔9设在灯罩11的上端,灯罩11下端设有漏水孔1。升降孔2下方设有刮水片3和吹风管7,刮水片3和吹风管7分别与第一电机4的转轴连接,第一电机4底座固定连接在一个气缸5的升降杆6上,气缸5由第二电机控制,吹风机吹风口8设置在吹风管7上,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设开关按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5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