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装置、感应充电器和感应应急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5122.5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光世;刘长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2;F21V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装置 充电器 应急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的感应装置以及对应的感应充电器和感应应急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例如手电筒、小风扇、电动刮胡刀、桌灯、头灯、露营灯等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常用品,这些产品有时由于使用的频繁和使用场所的局限性,需要经常充电,传统充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通过数据线将电子产品和充电插头连接起来,电能从充电插头导入手机的电池中,以将电存储于电池中;另一种是将电池直接从点知产品中拆卸下来,装配到充电器上进行充电。由于第一种需要使用数据线才能完成充电,每次充电都需要将数据线的一端插到电子产品上,等到冲完电后再拔下来,这样不仅麻烦,而且常常出现短线、插座松脱等问题,不但充电效果不稳定,而且会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对于应急灯、露营灯等产品而言,由于这类电子用品在不使用时往往处于充电状态,使用时,使用者有时难以及时将产品从充电座上取下,为此,现有技术人员开发出来了一种非接触式充电装置。
参考专利US2010/0066251,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应急灯内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安装于充电座内的感应发射模块和安装于应急灯外壳内的感应接受模块,所述感应发射模块输出端处的大感应线圈套设在所述感应接受模块输入端处的小感应线圈外,工作时所述感应发射模块输出端处的大感应线圈将插头输入的电源转化为磁能,所述感应接受模块输入端处的小感应线圈将所述磁能转化为感应电压并为应急灯的充电电池充电。然而上述充电装置的感应部分由小感应线圈和套设于小感应线圈外的大感应线圈组成,使得感应线圈过大,使用的铜线多、重量重且成本高,也使得感应部分的体积过大,不能置入小型产品中。
因此,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感应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小型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小型感应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小型感应应急灯。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装置,用于手电筒、小风扇、电动刮胡刀、桌灯、头灯、露营灯等电子产品的供电/充电,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发射模块和感应接收模块,所述感应发射模块和感应接受模块分别安装在独立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所述感应发射模块的输出端和感应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设有对应的感应线圈和电磁棒,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凹凸配合并使所述电磁棒插入所述感应线圈之中,以使所述感应接收模块的感应线圈或者电磁棒置于所述感应发射模块的电磁棒或者感应线圈的磁场之中并产生感应电压。其中,所述感应发射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时,所述感应接受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内,反之亦然。所述感应线圈设于所述感应发射模块的输出端上时,所述电磁棒设于所述感应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反之亦然。
较佳地,所述感应发射模块和感应接收模块分别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感应电路和第二感应电路,所述第二感应电路为谐振感应电路,所述感应线圈或电磁棒构成所述谐振感应电路的电感。本方案使用谐振感应的接收方式,有效提高了感应接收模块的接受效率。
较佳地,所述感应发射模块的输出频率为250KHZ-400KHZ。相对于传统感应装置150KHZ的输出频率,本实用新型将感应发射模块的输出频率提升至250KHZ-400KHZ,有效地增加感应线圈和电磁棒之间的感应效率。
较佳地,所述感应发射模块包括与电源相连的降压电路、与所述降压电路输出端相连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相连的电磁振荡电路和与所述电磁振荡电路输出端相连的第一感应电路;所述感应接受模块包括所述与所述第一感应电路相配合并产生感应电压的第二感应电路、与所述第二感应电路相连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相连的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输出端与负载相连并为负载供电。该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非接触式的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外壳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上凸设有保护棒,所述保护棒中空且所述电磁棒安装于所述保护棒内;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与上述凸设有保护棒的凹槽凹凸配合的环形保护套,所述环形保护套的环心套设于所述保护棒上,且所述保护套的环体中空,所述感应线圈安装于所述保护套内并环绕所述环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5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