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喷式燃烧器的风口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5755.6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3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凯;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凯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喷 燃烧 风口 调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用直喷式燃烧器,特别是一种直喷式燃烧器的风口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燃气灶中燃气与空气混合调配的风口一般设置在燃气灶调节阀的燃气管上,其存在两点不足:1、风口敞开量的控制是有级调节,配风不精准,导致燃烧率低;2、由于风口位于燃气灶面板下方及调节阀附近,一旦出现回火现象,将会容易损毁燃气灶面板、调节阀等。
中国专利号ZL200820099705.3于2009年6月13日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总成装置,包括双气室炉头,精确配风定量孔件,外侧引射管和中心引射管,分火器上盖,分火器下盖,连接所述分火器上盖和所述分火器下盖的内圈,其关键在于所述分火器上盖上设置有燃烧导流槽。该结构克服上述第2点不足,但存在配风量不能调节的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调节精度高、提高燃气的燃烧率、操作方便安全、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的直喷式燃烧器的风口调节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直喷式燃烧器的风口调节结构,所述燃烧器包括设置有直喷气嘴的炉头,直喷气嘴上连接有喷气管,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喷气管壁部设置有风口,风口处上下移动设置有风量调节片,以通过风量调节片的上下移动对风口的遮挡量进行控制,以实现燃气与空气混合的调配,从而达到燃气充分燃烧的状态。
所述风量调节片设置有翻边孔,翻边孔与喷气管套接。
所述风量调节片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螺杆,风量调节片与螺杆螺纹连接;或者,风量调节片上固定设置有螺母,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升降调节机构也可以是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等。
所述炉头固定设置在炉座上,炉座上还设置有轴承与螺杆转动连接。
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炉座上;螺杆一端与风量调节片相接,另一端伸出炉座外与手柄连接。
所述炉头内部设置外侧气室和中心气室;炉头侧面设置有两进气管接头并分别与外侧气室和中心气室连通;炉头顶面中心和周边设置有所述直喷气嘴,并分别与中心气室和外侧气室连通。
所述炉头外侧气室所对应直喷气嘴的喷气管上套设有外环火风量调节片;所述炉头中心气室所对应直喷气嘴的喷气管上套设有内环火风量调节片;两风量调节片分别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风口设置在喷气管上,避免回火对燃气灶面板及调节阀造成影响;
(2)、风口的敞开量通过上下移动的风量调节片调节,而且风量调节片的移动由丝杠传动控制,实现无级调节,控制精确;
(3)、由于风口的敞开量调节准确,可以提高燃气燃烧率,另外,燃气灶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燃烧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4,本直喷式燃烧器的风口调节结构,所述燃烧器包括设置有直喷气嘴3的炉头1,直喷气嘴上连接有喷气管5,喷气管壁部设置有风口5.1,风口处上下移动设置有风量调节片4。风量调节片4设置有翻边孔4.1,翻边孔与喷气管5套接。风量调节片4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螺杆6,风量调节片上固定设置有螺母7,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
炉头1固定设置在炉座10上,炉座上还设置有轴承8与螺杆6转动连接。轴承8通过轴承座9设置在炉座10上;螺杆6一端与风量调节片4相接,另一端伸出炉座外与手柄连接。轴承座9与轴承8的外环夹紧固定连接,螺杆6通过上下两个锁紧螺母11与轴承8的内环夹紧固定连接。
炉头1内部设置外侧气室1.1和中心气室1.2;炉头侧面设置有两进气管接头2并分别与外侧气室和中心气室连通;炉头顶面中心和周边设置有所述直喷气嘴3,并分别与中心气室和外侧气室连通。
参见图5,炉头外侧气室1.1所对应直喷气嘴3的喷气管5上套设有外环火风量调节片12;所述炉头中心气室1.2所对应直喷气嘴3的喷气管5上套设有内环火风量调节片(即上述风量调节片4);两风量调节片分别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凯,未经刘洪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5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