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相机智能补光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6165.5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5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贺立龙;魏琴;田军委;陈平易;吕俊峰;韩领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相机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来实现检测现场中对工业相机成像环境补光功能,以获得最佳的成像质量。
背景技术
在工业视觉检测领域,光照条件对检测系统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直接影响到系统检测精度、识别效率、工作可靠性。视觉检测系统包含光源系统,目前常用的工业相机光源大多采用LED光源,针对应用环境不同有红、绿、蓝灯不同颜色光源,在可视环境下采用最多的是白光光源。根据光亮方式,目前常用光源有可调光源和固定亮度光源,其中可调光源应用普遍。
视觉检测系统所采用的白光光源大多采用手动方式实现光源流明调节,如北京微视凌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CHOTT系列光源、鹅颈式光源等,艾菲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FT-RL系列光源、AFT-BL系列光源、AFT-D系列光源控制器等,维视图像提供的LED光源及光源控制器等。目前市场上可调LED光源及控制器种类丰富,可满足不同领域的视觉检测要求。
上述的光源控制器均为手动调光,一旦调节好,系统补光强度不再变化,这种手动调光光源控制器,调节简单,在工作过程中,随着外界光亮的变化无法自动补光,光亮调节和测控系统是完全独立的两部分,在实际系统中操作不方便,无法通过计算机调节补光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手动调光光源控制器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调光、自动调节补光强度、易于集成、检测质量高的工业相机智能补光控制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对整机进行控制的单片机系统;光强检测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系统;定时控制电路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系统;用于与外接计算机进行通信的串口通讯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用于指示系统中电流的电源指示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系统;编程接口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端口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单片机系统;功率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端口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光强检测电路为:光敏电阻RT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单片机系统集成电路U的4脚并通过电阻R13接5V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功率驱动电路为: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接集成电路U2的18脚,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接集成电路U2的16脚,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4接集成电路U2的14脚,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9接集成电路U2的12脚,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0接集成电路U2的9脚,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17接集成电路U2的7脚,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负载接口OUT1的2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负载接口OUT2的2脚,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负载接口OUT3的2脚,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负载接口OUT4的2脚,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负载接口OUT5的2脚,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负载接口OUT6的2脚,三极管Q1~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负载接口OUT1~负载接口OUT6的1脚接12V电源,负载接口OUT1~负载接口OUT6与工业相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光强检测电路,检测环境光强,通过AD转换采集光强所对应电压,利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光强和电压的模型,实现光强的准确检测,输出到单片机系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手动调光光源控制器相比,具有自动调光、自动调节补光强度、易于集成、检测质量高等优点,可在工业照相机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工业相机智能补光控制器由单片机系统、光强检测电路、定时控制电路、串口通讯电路、电源指示电路、编程接口电路、端口驱动电路、功率驱动电路连接构成。光强检测电路和定时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系统,串口通讯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电源指示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系统,编程接口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接端口驱动电路,端口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功率驱动电路。
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光强检测电路由电阻R13、光敏电阻RT1连接构成。光敏电阻RT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单片机系统并通过电阻R13接5V电源。光敏电阻RT1检测环境光强,通过AD转换采集光强所对应电压,利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光强和电压的模型,实现光强的准确检测,输出到单片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6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