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6319.0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杰;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杰;郑磊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40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数字信号 传输 电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适用于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的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差分数字传输电缆的基本构造是由单根导体外覆绝缘的方式生产出单根绝缘线芯,后将两根相同结构的绝缘线芯通过绞合方式组合,并包覆一层屏蔽带形成一条差分信号传输电缆,为求电缆与信源及负载间的阻抗匹配、加快信号传输速度、减少信号衰减,行业内一般使用发泡绝缘技术生产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发泡绝缘技术可明显减小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从而加快传输速度、提升特性阻抗、减少信号衰减。但是,一般的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中正负信号所对应的绝缘线芯是单独生产的,两绝缘线芯各自的生产环境不同会导致两绝缘线芯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产生差异,两信号的传输速度也会随着产生差异,另由于一般的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中正负信号传输所对应的绝缘线芯是单独生产的,两绝缘线芯经合并组合后,导体与导体之间的距离会不均匀,因此会导致阻抗的波动、信号衰减量的增大,一般的差分数字传输电缆很难保证差分信号经电缆传输时的对称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差分信号经差分数字传输电缆传输时正负信号的传输速度上存在差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该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能够确保差分数字信号经电缆传输时正负信号速度的一致性,减少了差分信号经线缆传输后由于差分对内延迟差过大导致的数据误判机率,而且从结构设计不仅提升了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的电气性能,还增强了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的机械物理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包括:至少两根导体,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连体式结构的绝缘层,和一个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包裹着所述绝缘层所形成的电缆。其特征是: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同等介电常数的绝缘层。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采用两根导体材质及规格大小相同;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以发泡聚乙烯为绝缘材料的绝缘层;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以发泡聚乙烯为绝缘材料的绝缘层为连体式结构;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以发泡聚乙烯为绝缘材料的绝缘层表面包覆一层大于100%覆盖率的带状金属层。
该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还可应用到一些功能混合型的电缆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包括:至少两根导体,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连体式结构的绝缘层,和一个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包裹着所述绝缘层所形成的电缆。其特征是: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同等介电常数的绝缘层。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采用两根导体材质及规格大小相同,可以更好的保证差分数字信号传输时的对称性;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以发泡聚乙烯为绝缘材料的绝缘层,可以通过发泡聚乙烯材料的可发泡性能来降低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从而提升差分数字信号的传输速度;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以发泡聚乙烯为绝缘材料的绝缘层为连体式结构,连体式结构的绝缘层乃是通过一次塑料挤出工艺生产所获得,可更好的保证两导体之间的间距一致及稳定住两导体分别对应的绝缘线芯,提升特性阻抗的稳定性,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了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的机械物理性能,两导体同时包覆绝缘层从而简化了生产流程,绝缘层的连体处可轻易的撕裂,从而将两导体分别对应的绝缘线芯分离,易于生产;所述两根导体同时包覆有一个以发泡聚乙烯为绝缘材料的绝缘层表面包覆一层大于100%覆盖率的带状金属层,可以更好的保证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特性阻抗的稳定性及更好的确保差分数字信号不被外界信号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应用到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电缆中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图2、图3对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差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及其应用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对图的说明中,彼此相同的结构将使用彼此相同的图标进行引述,从而对避免对它们进行重复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杰;郑磊,未经郑杰;郑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6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数控机床计算机系统的电缆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双碟硬盘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