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脂肪空针孔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6394.7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汪丽萍;杨德娟;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针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空针孔架。
背景技术
脂肪移植手术时,需要使用临时放置沉留过滤脂肪的空针注射器,现有脂肪空针孔架,大部分都是塑料材质,清洗和消毒都不彻底,另外脂肪空针孔架将所有的插针孔都设置在一起,这样空针注射器较多时就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和消毒彻底,插针孔分类方便使用的脂肪空针孔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防止交叉感染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脂肪空针孔架,包括支座,支座上设有架体,不锈钢材质的支座和架体通过转轴连接,不锈钢架体两侧面设有脂肪空针插孔,脂肪空针插孔为空心圆柱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耐高温,容易清洗和消毒,避免了现有的塑料材质在高温下软化的缺点,支座和架体通过转轴连接,这样架体可以绕转轴转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将空心圆柱结构的脂肪空针插孔设置在架体的两个侧面,可以将不同用途的脂肪空针插孔分开放置,因为脂肪空针插孔为空心圆柱结构,这样还避免了之间交叉感染。
进一步,不锈钢架体的两个侧面上各至少设有10个脂肪空针插孔,满足脂肪移植手术的使用。
进一步,脂肪空针插孔孔壁厚度为1~3mm,孔深为80~150mm,这样不仅满足使用的需要,还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脂肪空针孔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脂肪空针孔架,包括支座1,支座1上设有架体3,不锈钢材质的支座1和架体3通过转轴5连接,不锈钢架体3两侧面设有脂肪空针插孔6,脂肪空针插孔6为空心圆柱结构,其孔壁厚度为1~3mm,孔深为80~150mm,所述的不锈钢架体3的两个侧面上各至少设有10个脂肪空针插孔6。
使用时,将脂肪空针孔架放置在地面或者医疗器械上,将一侧未使用的空针注射器从脂肪空针插孔6拿出使用,不锈钢架体3在支座平面2上绕转轴5转动,将使用后的空针注射器插入另一侧的脂肪空针插孔6。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脂肪空针孔架,包括支座1,支座1上设有架体3,不锈钢材质的支座1和架体3通过转轴5连接,不锈钢架体3两侧面设有脂肪空针插孔6,脂肪空针插孔6为空心圆柱结构,其孔壁厚度为2mm,孔深为100m,所述的不锈钢架体3的两个侧面上各设有12个脂肪空针插孔6。
使用时,将脂肪空针孔架放置在地面或者医疗器械上,将一侧未使用的空针注射器从脂肪空针插孔6拿出使用,不锈钢架体3在支座平面2上绕转轴5转动,将使用后的空针注射器插入另一侧的脂肪空针插孔6。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脂肪空针孔架,包括支座1,支座1上设有架体3,不锈钢材质的支座1和架体3通过转轴5连接,不锈钢架体3两侧面设有脂肪空针插孔6,脂肪空针插孔6为空心圆柱结构,其孔壁厚度为1mm,孔深为80mm,所述的不锈钢架体3的两个侧面上各设有10个脂肪空针插孔6。
使用时,将脂肪空针孔架放置在地面或者医疗器械上,将一侧未使用的空针注射器从脂肪空针插孔6拿出使用,不锈钢架体3在支座平面2上绕转轴5转动,将使用后的空针注射器插入另一侧的脂肪空针插孔6。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脂肪空针孔架,包括支座1,支座1上设有架体3,不锈钢材质的支座1和架体3通过转轴5连接,不锈钢架体3两侧面设有脂肪空针插孔6,脂肪空针插孔6为空心圆柱结构,其孔壁厚度为3mm,孔深为150mm,所述的不锈钢架体3的两个侧面上各设有20个脂肪空针插孔6。
使用时,将脂肪空针孔架放置在地面或者医疗器械上,将一侧未使用的空针注射器从脂肪空针插孔6拿出使用,不锈钢架体3在支座平面2上绕转轴5转动,将使用后的空针注射器插入另一侧的脂肪空针插孔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脂肪空针插孔的孔径大小,架体的尺寸大小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6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膨胀箱形椎间融合器及其置入器
- 下一篇:一种微创内窥镜血管采集低温电凝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