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7583.6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郭生良;冯长宏;周正平;陈生龙;陈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聚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G01N21/31;G01N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监测,特别涉及待测管道内烟气中金属或非金属含量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连续监测装置是一种烟气排放污染源的重金属或非金属成分的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主要经等动力采样探头抽取烟囱或管道内的烟气,经过采样预处理装置,实现烟气重金属或非金属成分的无损检测。对于烟气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含量的监测,一般手动采样器从烟囱或管道采集样品,收集的样品经过处理后,封存完毕,带回实验室检测;限于现场作业条件、天气、人员等因素影响,手动采样的数量、连续性受到影响,采集的样品个数受限,不能反映工况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另外,不同的作业人员在样品采集、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差异,会对测量值准确性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全天候、无损样品的在线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管道内烟气的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采样探头,所述采样探头设置在待测管道内,包括:探头罩、锥形体;所述锥形体设置在探头罩内部,且内部设有烟气通道;
一次采样管,所述一次采样管的内径和所述锥形体内部的烟气通道的内径相同并连通;
静止室,所述静止室设置在所述一次采样管上,且内径大于所述一次采样管;
第一抽气泵,所述抽气泵设置在所述静止室下游的一次采样管上;
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所述一次采样管上;
二次采样管,所述二次采样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静止室内,且轴向与连接静止室的一次采样管的轴向平行;
喷嘴运动设备。所述喷嘴运动设备用于移动所述二次采样管的一端压紧滤膜和离开滤膜表面;
富集单元,所述富集单元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滤膜及驱动单元,所述滤膜用于滤除烟气中的粉尘;
尾气管,所述二次采样管和尾气管分别处于所述滤膜的上下两侧;
第二抽气泵,所述第二抽气泵设置在所述尾气管上;
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二次采样管或尾气管上,输出端连接测量单元;
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滤膜上富集的粉尘中金属或非金属含量;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喷嘴运动设备、驱动单元和测量单元。
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测量单元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或冷蒸汽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
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抽气泵包括气体通道、进气通道、排气通道和气源;所述进气通道、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气体管道,所述气体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连通处是膨胀区;所述进气通道和气体通道间的夹角处于(0,90°」,气体通道与排气通道的夹角处于所述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间的夹角处于所述气源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
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膨胀区的压力低于大气压。
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当所述待测管道内的烟气流速处于5-30m/s时,所述锥形体内的气体通道的内径为30-60mm。
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锥形体内气体通道的开口端迎着烟气流向。
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可选地,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伴热装置,所述伴热装置用于伴热所述一次采样管内的烟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无需人工采样,无样品保存运输过程,样品损失少。系统的集成化程度高,不受天气、人员因素影响,可实现全天候采样,采集样品数量多,能全面掌握当前监测烟囱的污染物排放状况。
2、采用无损检测的分析仪,样品无需化学消解等复杂过程即可检测,测量时间短,能快速实现样品检测,测量值实时上传至工厂及上级监管部门,对于超标排放情况,能进行迅速有效监管。
3、传统消解检测方法,样品是一次性的,无存留;采用无损检测的分析仪,样品能存留下来,利于样品比对及数据核查。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监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采样探头的基本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抽气泵的基本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富集单元的基本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聚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聚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7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气露点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快速测试自抛光防污涂料磨蚀率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