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门流量自控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8711.9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1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光焕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流量 自控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阀门,尤其是一种根据流量来自动调节阀门开启口径的大与小的阀门流量自控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所使用的阀门,都是由人工对开启的口径来预先进行设定,这对流量时大时小变化的使用就不适应了,尤其是收回蒸汽的余热,要求是只排放冷凝水,而不排放蒸汽,所以,普通的阀门都无法实现,导致蒸汽的余热尽浪费在水池或地沟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流量来自动调节阀门开启口径的大与小的阀门流量自控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流量自控调节器,包括增容管、阀口开大电极、电源电极、阀口关小电极、电动阀、控制调节模块,阀口关小电极、电源电极、阀口开大电极依次从低到高设置在增容管上,阀口关小电极、电源电极、阀口开大电极均与控制调节模块连接,控制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动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控制模块由手关继电器、手开继电器、流量减小继电器、流量增大继电器、间断时间继电器、开关时间继电器、小型继电器之间相互连接构成,阀口开大电极与流量增大继电器连接,阀口关小电极与流量减小继电器连接。
上述结构在一段长约1米,直径大于所用管道几倍的管段上(竖装)安装三个电极点(注:电极用电只可在36V以下),再由手关继 电器、手开继电器、流量减小继电器、流量增大继电器、间断时间继电器、开关时间继电器、小型继电器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控制模块控制电动阀,即可随着流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及自动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可知,一种阀门流量自控调节器,包括增容管1、阀口开大电极2、电源电极3、阀口关小电极4、电动阀、控制调节模块,阀口关小电极4、电源电极3、阀口开大电极2依次从低到高设置在增容管1上,阀口关小电极4、电源电极3、阀口开大电极2均与控制调节模块连接,控制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动阀连接,控制模块由手关继电器B、手开继电器A、流量减小继电器E、流量增大继电器C、间断时间继电器G、开关时间继电器D、小型继电器F之间相互连接构成,阀口开大电极2与流量增大继电器C连接,阀口关小电极4与流量减小继电器E连接。
参考图2可知,假设水已满于阀口开大电极2。按下电源按钮5(带自锁按钮),电流通过流量增大继电器C6(注:指流量增大继电器的6号触头,下同)流量增大继电器C7、小型继电器F6、小型继电器F5、开关时间继电器D1开通,开关时间继电器D工作;开关时间继电器D4通电,流量增大继电器C3、流量增大继电器C2、手开继电器A4、手开继电器A3、手关继电器B7、手关继电器B6通电启开阀门。开通开关时间继电器D假设五秒钟,到时电流通过开关时间继电器D3、小型继电器F3、小型继电器F4、小型继电器F1,小型继电器F工作,小型继电器F3转电小型继电器F2使小型继电 器F继续工作;这时小型继电器F6转电小型继电器F7、间断时间继电器G1,间断时间继电器G工作,当间断时间继电器G设定值五秒钟到时,间断时间继电器G4转电间断时间继电器G3,切断小型继电器F1电源使小型继电器F6、小型继电器F5恢复继续打开阀门。这样每次增大开五秒,停开五秒使储水逐渐降低。当阀口开大电极2离开水面断电,流量增大继电器C停止工作,阀门停止增开。
当储水一直下降至离开电源电极3时,流量减小继电器E停止工作,流量减小继电器E6通电流量减小继电器E5、小型继电器F6、小型继电器F5、开关时间继电器D1开通,开关时间继电器D工作,开关时间继电器D4通电开始关闭阀门。同样利用开关时间继电器D、小型继电器F、间断时间继电器G的转换作用,阀口每减少五秒停五秒直至关到。这样当储水量回升,升高至电源电极3时,小型继电器F恢复工作断电,停止继续关闭;储水升高至阀口开大电极2时,流量增大继电器C又开始打开阀门,周而复始。当阀门已开到极点时,储水在逐渐降低的这段时间,和关到储水在逐渐增高时的时间段内,电器、阀门都在停止工作。这样既延长电器、阀门的使用寿命又控制了汽体的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光焕,未经陈光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8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机床的主轴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耐磨板车床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