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坞接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8947.2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津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48;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百慕大*** | 国省代码: | 百慕大群岛;BM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坞接连接器,其具有金属屏蔽壳体的导引部,以增加与对接连接器的导引作用,并且能对抗冲击与摩擦所造成的破坏。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常用于让电子电路或组件彼此互连。许多电子系统,例如计算机,包括坞接连接器来互连许多系统组件。例如:坞接连接器可用于将计算机监视器连接至计算机的硬盘。通常,坞接连接器都包括插头组合体及插座组合体。插头组合体可位于例如计算机的硬盘上,而插座组合体可从监视器延伸出来,例如透过配线。插头组合体与插座组合体配在一起,以便提供系统组件之间,例如监视器与硬盘之间的电连接。而在坞接连接器中,使嵌合连接的一对连接器对应的全部接点正确对准而电连接极为重要。
由于现今电子产品有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使得坞接连接器的体积外型朝向微小化。当坞接连接器在与一对接连接器相互插接时,由于使用者的盲接或是用力不当,非常容易使坞接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因对接时的冲击力而产生毁损,以致无法继续使用。在公知的技术中,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299388号,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从嵌合面突出的一对定位用导引部的壳体,但是该壳体并无包覆到插头连接器的两个侧端缘处,因此未对插头连接器的两个侧端缘作保护。而日本公开特许第2002-373738号则揭示一种外壳体具有一体成型的插入导引部的连接器,以接合相对应连接器的壳体凹部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坞接连接器利用金属材料作为屏蔽壳体,以包覆塑料绝缘本体的外表,而增加坞接连接器的梯形凸部的结构强度,此外,金属屏 蔽壳体设有连续延伸弯曲的三折片状导引部,通过此种导引部可顺利导引坞接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合相互插接。在插接过程中,金属屏蔽壳体可避免绝缘本体经常受到碰撞冲击与摩擦而导致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坞接连接器包括:一固定座,其具有一端子槽且在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形成一第一导引部;多个端子,其具有一接触部、一固定部与一焊接部,所述端子的固定部被收容在固定座的端子槽内;一绝缘本体,其在后侧设有一开口以收容固定座与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在前侧设有一插接口并且在该插接口的两个侧边分别形成一梯形凸部;以及一屏蔽壳体,其套设在绝缘本体上;其中,屏蔽壳体利用一金属材料冲压弯折一体成型,且所述屏蔽壳体包覆绝缘本体在对接相配合的连接器时的主要碰触表面,以提升该绝缘本体的结构强度,该屏蔽壳体对应于绝缘本体的梯形凸部设有一弯折片状的第二导引部,该第二导引部从屏蔽壳体的两个相对外侧壁顺应梯形凸部外型具有连续延伸弯曲的三折片状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固定座的端子槽具有一限位部,而端子的固定部具有一直角部;当端子的固定部收容在固定座的端子槽内时,直角部抵靠于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以防止端子产生移动而从绝缘本体中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绝缘本体与固定座的接合为干涉方式的紧密接合或者是卡扣方式的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坞接连接器之优点在于:利用金属材料作为一屏蔽壳体,以包覆绝缘本体,而增加坞接连接器的结构强度;此外,金属屏蔽壳体设有导引部,通过导引部可顺利导引坞接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合相互插接。在插接过程中,金属屏蔽壳体可避免绝缘本体经常受到碰撞冲击与摩擦而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坞接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坞接连接器的组合立体 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坞接连接器的另一个视角组合立体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坞接连接器的固定座、第一组与第二组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坞接连接器的固定座、第一组与第二组端子的组合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圆圈E的放大图;以及
图7是显示第一组端子收容于第一组端子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实用新型将参阅含有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所附图式予以充分描述,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致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因此,须了解以上描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科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8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静压轴承
- 下一篇:一种四辊卷板机的下辊支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