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矩阵式火焰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9108.2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宏伟 |
主分类号: | B22D5/04 | 分类号: | B22D5/04;B22D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阵 火焰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尤其涉及一种矩阵式火焰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铝制品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的如餐具、大一些的如家用电器壳体以及汽车轮毂等等,铝也是一种可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环保材料。随之,铝冶炼行业也跟着兴起,而且发展迅速,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也大为提高,由原来的人工浇铸、人工码垛改进为铸锭机、码垛机来完成。在铸锭机铸造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很重要,就是铸模预热,铸模预热的位置一般选择在铸锭机尾,如果铸模不进行预热或者预热不透,那首批铝锭就无法脱模不能进行生产,也会因首批铝锭中含有水份以至报废,因此必须将铸模预热到一定温度才能正常生产,一般预热时间为60分钟至120分钟。现有的铸模预热方式有一定缺陷,它采用火把式火焰燃烧器,它预热铸模的范围比较小,如加大火焰,势必又造成能源浪费,况且,火把式火焰燃烧器放置的位置很随意,如放置的位置不正确,铸模加热的效果就不好,也会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要提供一种矩阵式火焰燃烧器,将它固定在铸锭机尾的下面,预热时铸模受热均匀,热效率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矩阵式火焰燃烧器,用圆管制作一个方框,四角用弯头连接,在方框中间再1至2根圆管,用三通及四通连接,在四通的一端装置球阀后再连接进气管,燃烧器方框由固接在铸锭机支架的托架托住,燃烧器方框及中间管上开设若干火焰喷射口,火焰喷射口排列为矩阵状,火焰喷射口对准铸锭机尾下层的铸模表面。
所述的火焰喷射口离铸模表面的距离在100mm~200mm范围内。
所述的火焰喷射口数量在4个~9个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和有益效果是将矩阵式火焰燃烧器安装在铸锭机上使之成为部件,使用方便,预热时铸模受热均匀,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铸锭机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尾链盘,2铸锭机支架,3滚子链,4铸模,5导轨,6托架,7燃烧器方框,8进气管,9球阀,10四通,11圆管,12三通,13火焰喷射口,14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附图1、图2,一种矩阵式火焰燃烧器,用圆管(11)制作一个方框,四角用弯头(14)连接,在方框中间再连接1至2根圆管,用三通(12)及四通(10)连接,在四通的一端装置球阀(9)后,再连接进气管(8),燃烧器方框(7)由固接在铸锭机支架(2)的托架(6)托住,燃烧器方框及中间圆管上开设若干火焰喷射口(13),火焰喷射口排列为矩阵状,火焰喷射口对准铸锭机尾下层的铸模(4)表面,进气管通向燃烧气体气源;圆管、弯头、三通、四通、球阀以及进气管,均用螺牙连接(有些部位也可以采用焊接),在燃烧器方框的回路内,还应有一个活接(图中未示);铸模两端连接滚子链(3),滚子链辅设在导轨(5)上,导轨固接铸锭机支架,滚子链带动铸模由机尾链盘(1)引导按附图2中箭头方向移动,火焰喷射口离铸模表面的距离在100mm~200mm范围内,热效率较高,火焰喷射口数量在4个至9个的范围内,可以满足不同重量铸锭的铸造机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宏伟,未经罗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9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