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579428.8 申请日: 2011-12-29
公开(公告)号: CN202584058U 公开(公告)日: 2012-12-05
发明(设计)人: 谢燕俊;江耀诚;黄丽妹;余首省 申请(专利权)人: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41 分类号: G06F3/04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1009 福建省厦***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面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今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结合触控功能于显示器已成为携带式电子产品主流发展之趋势。触控面板(touchpanel)已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例如智慧型手机、行动电话、平板电脑及笔记型电脑。由于使用者可直接通过屏幕上显示的物件进行操作与下达指令,因此触控面板提供了使用者与电子产品之间的人性化操作介面。 

目前较常见的触控面板技术包括电阻式、电容式、以及波动式等技术。触控面板一般包含一触控区域以及围绕在触控区域四周的周边区域,触控区域用于产生一感应讯号,而在该周边区域内侧设置有复数周边引线,用于将该感应讯号传递至讯号处理器进行运算,藉此可确定触碰位置的坐标。 

就一般设计而言,触控区域中的透明感应电极会包含X方向和Y方向的感应电极。请参照图1,其为先前技术中一习知触控面板100的导电图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触控面板100的触控区域102上会形成有导电感应图形104,该导电感应图形104包含复数横向(X方向)的第一感应电极104a与复数纵向(Y方向)的第二感应电极104b。触控面板100的周边区域106上会形成有导电线路图形108来与触控区域的导电感应图形104电性连接,以将感应电极所产生的感应讯号传递至处理器(图未示)。 

然,在上述先前技术中,因为导电感应图形104的设计以及导电线路图形 108的走线方式之故,导电线路图形108多会从触控区域的左侧边来与横向的第一感应电极104a电性连接,而从触控区域的下方来与纵向的第二感应电极104b电性连接。在此种设计方案下,在触控面板下方与左侧的周边区域需预留空间来给导电线路图形108布线之用,同时为了让触控区域不会因该些预留空间而偏移中央位置太多,因此虽然在触控面板上方与右侧的周边区域不需要布设导电线路图形108,亦需为平衡触控区域的位置而预留空间使用,但当设计者要减少触控面板的周边区域的大小时,例如要使可用的触控区域最大化,这类习知的触控线路设计并无法达成此需求。 

故此,目前业界仍需要对现有触控面板的导电图形加以改良,以期能节省较多的导电线路布线空间,并达成触控区域最大化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先前技术之缺失以及业界之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触控面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采用对角交错轴向的感应电极设计来达成将周边引线集中在触控区域其中相对两侧的周边区域中,藉此减少了原先触控区域四侧所需的周边区域面积,有效地提升触控面板上可用的触控区域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一触控区域、一第一周边区域、及一第二周边区域,该触控面板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轴向电极与至少一第二轴向电极,对角交错设置于该触控区域上,其中该第一轴向电极与该第二轴向电极相互电性绝缘,该第一周边区域及该第二周边区域分别位于该触控区域的一第一侧及相对于该第一侧的一第二侧;复数条第一周边引线,设在该第一周边区域上并与该些第一轴向电极及该些第二轴向电极电性连接;及复数条第二周边引线,设在该第二周边区域上并与该些第一轴向电极及该些第 二轴向电极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触控面板,采用对角交错设置的第一轴向电极与第二轴向电极来将周边引线集中在触控触控区域相对两侧的第一周边区域和第二周边区域上,藉此减少了原先触控面板四侧所需的周边区域面积,有效地提升触控面板上可用的触控区域面积。 

无疑地,本实用新型的这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阅者读过下文以多种图示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得更为显见。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中一习知触控面板的导电图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触控面板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7为图3所示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及 

图8为图5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9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