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9861.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2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文;夏祥龙;林坤荣;叶明华;许贤斌;邱宗科;叶恵林;余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触控技术,特别关于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的功能在于用户能够透过手指或触控笔执行输入的功能而完成数据传输。一般而言,触控面板可依据感测方法而分为电阻式、电容式、音波式、及光学式触控面板。
一般触控面板的表面区域可大略分为两部分,其分别为非可视区及可视区。一般来说,非可视区位于可视区的周围且形成一边框,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直接看到非可视区中对应设置的线路等组件,通常会使用黑色物质遮蔽非可视区,因此使用者看到的非可视区可为一位于可视区周围的黑色边框。可视区则为使用者所触控且操作的部分。
图1显示一传统触控面板100的部分剖面示意图。为了简明起见,在图1中仅绘出传统触控面板100的部分组件。参见图1,触控面板100包括一上盖基板110、一黑色绝缘层120布设于上盖基板110的非可视区及一触控感应层130布设于上盖基板110的可视区及非可视区的黑色绝缘层120上。由于在制作触控感应层130时,需要较高的制程温度(例如约300-350度),因此其先前形成的黑色绝缘层120可能因无法耐受高温而产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例如分解、产生挥发性物质、变形、产生杂质等,而影响到制作于其后的触控感应层130的结构、组成及电气特性,例如水平度不足、杂质污染及触控感应层130的电阻阻值易发生浮动而影响触控感测的准确性;另外,因触控感应层130同时形成于上盖基板110及黑色绝缘层120上,因此触控感应层130将具有一高度H的落差(如图1所示),降低制程的良率。
因此,业界亟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触控面板的制程及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通过改变触控面板的架构及对应的制程顺序,解决触控感应层的电阻阻值发生浮动等因素而影响触控感测的准确性以及触控感应层具有高度落差而降低制程良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上盖基板,包括一可视区与一非可视区,其中该非可视区是位于该可视区的周边区域;一触控感应层,位于该上盖基板的可视区及非可视区上;一第一非透明绝缘层,位于非可视区的该触控感应层上;一线路层,位于该第一非透明绝缘层上;及一导电层,电性连接该线路层与该触控感应层。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层与该第一非透明绝缘层具有一共同开口,且该共同开口暴露出部分位于该非可视区的该触控感应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进一步是填入于该共同开口,以电性连接该线路层与该共同开口所暴露出的部分位于该非可视区的该触控感应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并且该触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非透明绝缘层,位于该导电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进一步形成于位于可视区的部分该触控感应层以及位于非可视区的部分该线路层上,以电性连接该线路层与该触控感应层,其中该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面板更包括一钝化层,覆盖在该上盖基板上所形成的组件层。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复数个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及复数个沿一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感应层更包括复数个第一连接单元、复数个第二连接单元及复数个隔离绝缘层,该些第一连接单元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且该些第二连接单元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其中该些第一连接单元与该些第二连接单元形成交错,并且该些隔离绝缘层对应设置于该些第一连接单元与该些第二连接单元之间以电性隔离该些第一电极与该些第二电极。
由于所述触控感应层布设在上盖基板上时并没有非透明绝缘层的遮挡,因此所述整个的触控感应层是坐落在上盖基板的同一水平面的位置而不存在高度差,有效提升触控面板的制程良率。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基板上先布设触控感应层,进而再布设非透明绝缘层形成于非可视区的触控感应层上,使得触控感应层早于非透明绝缘层先形成,让在形成触控感应层的高温烘烤作业中,排除非透明绝缘层需同时接受高温烘烤的问题,避免因非透明绝缘层受高温而产生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影响触控感应层的电阻阻值,维持触控感测的准确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传统触控面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a-3f显示图2中所示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9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魔芋粉的低温干法加工方法
- 下一篇:商品魔芋的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