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还原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00127.8 申请日: 2011-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2361637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菅原美乡;胜田雄治;仲西城太郎;S·W·李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资生堂;综合医院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352 分类号: A61K31/352;A61K36/00;A61P3/10;A61P17/16;A61P17/18;A61P29/00;A61P37/08;A61P39/06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段承恩;陈海红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氧化 还原 相关 因子 表达 促进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莰非醇(kaempferol)、五羟黄酮(quercetin)或它们的糖 苷、或上述莰非醇、五羟黄酮和它们的糖苷的任意组合作为有效成分的氧 化还原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剂,以及包含银杏叶提取物、山柰提取物或它们 的组合作为有效成分的氧化还原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剂。

背景技术

生物体为了维持其生存、恒有度而进行氧化还原调节。生物体内的氧 化还原调节主要依靠存在于细胞内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的可 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控制各种细胞功能。已知与氧化还原调节相关的因 子(氧化还原相关因子)使细胞内保持还原状态、发挥细胞生存所必须的作 用,另一方面,在生物体内的活性氧的清除方面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 上述氧化还原相关因子未正常发挥作用,则生物体内的活性氧过量产生, 从而遭受过度的氧化应激。可认为这样的过度氧化应激通过将DNA和/或 蛋白质、脂质等生物体高分子氧化而使其受损伤,从而造成各种疾病和/ 或老化。因此,近年来,作为导致氧化应激的活性氧的清除系统发挥作用 的氧化还原相关因子的研究盛行。

作为对生物体的氧化应激的防御机构而发挥作用的氧化还原相关因 子,已知谷胱甘肽系统。已报告谷胱甘肽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三肽,具 有以下作用:利用其分子内巯基的还原作用、作为辅酶的作用、参与硫醚 氨酸的生成和其它解毒机构的作用、保护巯基酶(thiol enzyme)或其它细胞 成分的作用、促进有害物排泄的作用、通过提高胆碱酯酶活性来抗变态反 应的作用、酶激活作用。然而,由于谷胱甘肽在制剂中会产生沉淀,而且 大多数细胞无法摄入谷胱甘肽,因此用于促进细胞内谷胱甘肽的产生的成 分是极其有用的。作为这样的成分,迄今为止报导了γ-生育酚或δ-生育酚, 公开了含有这些成分的谷胱甘肽产生促进剂(日本特开2007-284430(专利 文献1))。

此外,作为其它氧化还原相关因子,已知硫氧还蛋白系统,硫氧还蛋 白系统也是作为对生物体中氧化应激的防御机构而发挥作用(细胞工学 Vol.25,No.2,2006,p143-148(非专利文献1))。此外,还报导了硫氧还蛋 白的转基因小鼠变得长寿(Mitsui A,et al:Antioxid Redox Signal(2002)4: 693-696(非专利文献2))、以及硫氧还蛋白对脑梗死、糖尿病具有抵抗性 (Takagi Y,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96:4131-4136(非专利文献 3)、Hotta M,et al:J Exp Med(1998)188:1445-1451(非专利文献4))、对变 态反应性皮炎有效(日本特开2007-269671(专利文献2)),因而硫氧还蛋白 作为活性氧清除剂被广泛使用(日本特开平9-157153(专利文献3))。然而, 由于硫氧还蛋白系统是高分子蛋白质,因此即使将这些化合物直接给药至 对象,这些分子也不能被摄入细胞内。因此,虽然期望促进生物体内硫氧 还蛋白系统的表达,但是作为促进它们表达的成分,迄今为止仅仅已知艾 草提取物或青紫苏提取物(国际公开号WO2006/033351(专利文献4))。

如上所述,即使将谷胱甘肽系统和/或硫氧还蛋白系统等氧化还原相关 因子直接给药至生物体,它们也不能有效地被摄入细胞内,因此有可能不 能在生物体内发挥氧化还原调节功能和/或抗氧化功能。虽然已知这些氧化 还原相关因子的表达可通过紫外线照射应激被增强,但是安全并有效地作 用于生物体的化学物质迄今为止还未被人们所知,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相 关因子的表达机制也没有得到详细阐明。因此,依然期待发现用于促进生 物体内氧化还原相关因子的表达的安全且有效的成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443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6967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57153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号WO2006/033351

非专利文献1:细胞工学Vol.25,No.2,2006,p143-148

非专利文献2:Mitsui A,et al:Antioxid Redox Signal(2002)4:693-696

非专利文献3:Takagi Y,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96: 4131-413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资生堂;综合医院公司,未经株式会社资生堂;综合医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0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