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链路重建方法及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0852.5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2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超;游钦文;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W7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重建 方法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链路重建方法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UMTS)中,随着处于小区专用信道(CELL_DCH)状态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的移动,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小区的信号强度突然下降时,或者UE以非常快的移动速度进入相邻小区时,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来不及将UE及时切换到新小区,而当前小区已经无法为UE提供服务。此时,如果RNC多次发送下行信令或下行数据之后没有接收到UE返回的确认,或者RNC接收到基站(NodeB)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Radio Link Failure Indication)消息,RNC则可以释放UE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导致了UE所进行的通信业务失败例如:掉话,从而降低了通信业务的可靠性。其他通信系统也存在类似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链路重建方法及控制器,用以提高通信业务的可靠性,保证通信业务的正常进行。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重建方法,包括:
若控制器发送指定次数的下行信令或下行数据后均未收到处于小区专用信道状态的用户设备返回的对应的确认,或者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消息,所述控制器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重新搜索小区;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满足小区选择预设条件的一个小区中发送的小区更新消息;
所述控制器为所述用户设备重新建立无线链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若所述控制器发送指定次数的下行信令或下行数据后均未收到处于小区专用信道状态的用户设备返回的对应的确认,或者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对应于所述用户设备的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消息,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重新搜索小区;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在满足小区选择预设条件的一个小区中发送的小区更新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为所述用户设备重新建立无线链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如果控制器发送指定次数的下行信令或下行数据后均未收到处于CELL_DCH状态的用户设备返回的对应的确认,或者控制器接收到对应于上述用户设备的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则可以通过指示该用户设备重新搜索小区,用以触发小区更新流程,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控制器释放用户设备的RRC连接而导致的用户设备所进行的通信业务失败,使得提高了通信业务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了通信业务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重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重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链路重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0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