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阀的阀杆组件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1448.X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兰宁;罗伯特·梅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油田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 | 分类号: | F16K5/10;F16K11/087;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组件 方法 | ||
本申请要求2010年3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319,342号和2010年5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333,517号的权益。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旋转阀,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的阀杆组件。
2.背景描述
较大直径的旋转阀,例如球阀和塞阀,通常会利用耳轴将旋转元件固定在阀体内。换句话说,旋转元件是装有耳轴的。作为耳轴安装的旋转元件的选择,较小的阀可允许旋转元件在阀体内浮动。在这些较小的阀中,扩大端于是可被设置在阀杆上以将阀杆保持在阀体内。阀杆的扩大端将阀杆固定在阀体中,使得杆实际上是防吹出的。然而,对于装有耳轴的旋转元件,不可以使用扩大端,因为由于耳轴的存在,阀杆和旋转元件不能插入到主体中。
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使用的阀中,装有耳轴的旋转元件利用外部板将阀杆固定到阀体。板用螺栓连接到阀体上。然后阀杆可具有扩大端,该扩大端大于被用螺栓连接到阀的板中的开口,但不大于旋转阀中的开口,杆用于通过旋转阀中的开口接合旋转元件并旋转旋转元件。
然而,在已被使用数十年的该类型的阀中,通过反复打开和关闭阀而由制动器产生的力会导致将板保持到主体上的螺栓疲劳,因此当阀处于压力下时,阀杆可从阀释放是可能的。
上述现有技术未示出不依靠主体螺栓连接或任何种类的紧固件将阀杆保持在具有装有耳轴的旋转元件的阀的压力区域内的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了本发明满足上述需求和其他重要需求,其解决方案在下文中论述。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旋转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吹出的阀杆,同时使用装有耳轴的旋转元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阀体被保持的阀杆,其中旋转元件是装有耳轴的。
通过本文给出的附图、说明书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然而,将理解,上文列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和/或优点仅意图有助于快速地理解本发明的各方面,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因此不构成目的、和/或特征、和/或优点的全部明细或限制性明细。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阀,其包括限定阀杆开口的阀体。阀杆包括扩大部分,扩大部分具有大于阀杆开口内径的最大直径,这从而通过限制阀杆相对于阀体的径向向外运动而将阀杆固定到阀体内。第一套分离式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可分开段,所述至少两个可分开段可从阀体的相对侧安装在阀体内。当被安装在阀体内时,第一套分离式支撑元件可界定穿过其中的第一开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具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置在被界定在第一套分离式支撑元件内的第一开口内,借此第一延伸部在第一开口内是可旋转的。第一延伸部在阀体内可与阀杆相互连接,借此旋转构件响应于阀杆的旋转而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阀还可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可分开段的第二套分离式支撑元件,该至少两个可分开段可从阀体的相对侧安装在阀体内。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被安装在阀体内时,第二套分离式支撑元件可界定穿过其中的第二开口。在该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上的第二延伸部被设置在旋转构件的与第一延伸部相对的侧上。第二延伸部设置在被界定在第一套分离式支撑元件内的第二开口内,借此第一延伸部在第二开口内是可旋转的。
旋转阀还可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围绕第一延伸部安装在第一开口中,第二轴承围绕第二延伸部安装在第二开口中。
旋转阀还包括第一端连接件和第二端连接件,第一端连接件可安装到阀体,第二端连接件可与第一段相对地安装到阀体。第一端连接件和第二端连接件将分离式支撑元件一起固定在阀体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是球形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是圆柱形的。
旋转阀还可包括杆推力垫圈,杆推力垫圈安装在阀杆的与阀体的内表面接合的扩大端上。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制造旋转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例如穿过阀体中的开口插入阀杆,以及利用阀杆的未穿过开口的扩大部分将阀杆保持在阀体内。
其他步骤可包括将旋转元件插入阀体内,借此旋转元件的上部延伸部接合阀杆,以及通过从阀体的相对端插入第一套分离式支撑元件,使第一延伸部支撑在旋转阀上,用于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油田机械公司,未经环球油田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14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