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净化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2080.9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田猛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神奈川县横浜***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净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血液的血液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作为人工进行肾脏的血液净化功能的方法而被广泛认知。有报告称2007年世界血液透析患者高达约200万人,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血液透析是连续地进行下述操作的方法,即,使从动脉抽取的血液通过具备中空纤维的集合体的透析器而将血液内的废物除去,并使血液返回静脉。具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每周去医院2、3次而接受规定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
图8是典型的血液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构成的示意图。血液净化装置200具有如下这样的回路结构,即,将从前臂P的动静脉分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静脉连接起来的部位)通过动脉侧血液通路210抽取的血液以血液泵220、动脉侧气阱室230、透析器240、静脉侧气阱室250的路径顺序连续地进行输送,并通过静脉侧血液通路260使血液返回前臂P的静脉中。动脉侧血液通路210和静脉侧血液通路260分别是通过穿刺针等抽取血液和使血液返回的位置。血液泵220是用于从动静脉分路吸引血液(箭头A)然后供应给透析器240并使血液返回静脉(箭头B)的泵,并在进行血液透析时使滚柱沿箭头C方向旋转。动脉侧气阱室230是用于不使动脉侧血液回路内的空气或血凝块进入透析器240中的装置,静脉侧气阱室250是用于不使血液回路和透析器240内的空气或血凝块进入患者体内的装置。透析器240具有大量的中空纤维,并具有使透析液灌流而从流入中空纤维内部的血液中除去废物的功能。透析液从注入线路241注入(箭头D),并通过透析器240内从排出线路242排出(箭头E)。
在动脉侧血液通路210与血液泵220之间,除了分叉出其他线路而连接装有生理盐水211的生理盐水用袋212之外,还配置有负压检测用气枕213。生理盐水211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以清洗血液回路内或除去空气为目的而使用。在进行血液透析期间,利用钳子214等将生理盐水211的供给线路关闭。负压检测用气枕213是血液泵220的上游侧在血液泵220动作期间成为过负压时破裂,从而由医疗人员通过目视来确实是否为过负压用的仪器。另外,在血液泵220与动脉侧气阱室230之间连接有抗凝剂注入装置225。抗凝剂注入装置225具备如下这样的机构,即,具备装有抗凝血剂(肝素等)226的注射器227,并利用电动机等驱动机构驱动注射器227的活塞部分(箭头F),从而将注射器227内的抗凝血剂226注入血液中。血液通常与大气接触约10分钟便凝固。若血液凝固的话,则会将透析器240内的中空纤维堵塞从而使透析效率降低。而且,根据凝固的波及度必须中断血液透析治疗。为了有效地防止所述血液凝固而在血液内注入抗凝血剂226。上述的血液净化装置200所代表的血液透析装置例如也被专利文献1、2公开。
专利文献1:美国特许第6042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特许第7537688号公报
抗凝血剂226并非对患者绝对安全的药剂,而会对患者引起出血增大或因长期使用引起的脂类代谢异常等并发症。在进行血液透析时,血液一般以约200ml/min的流速在血液净化装置200内循环。血液净化装置200内的血液路径的总容量为约130~300ml。由此可以算出,理论上血液最长也以1分30秒便流过血液净化装置200的血液回路并返回体内,血液在体外存在的时间与凝固所需的10分钟相比极短。
但是,在血液净化装置200的血液输送路径中存在多个血液偏流或滞留的地方。最容易引起血液偏流或滞留的地方是透析器240。透析器240是在其内部具备大量的内径约为200μm的中空纤维,而这对于流入透析器240中的血液而言是成为很大的阻碍的部分。另外,动脉侧气阱室230和静脉侧气阱室250由于是血液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因此是容易发生血液凝固的部分。如图8所示,为了防止血凝块流入透析器240中或患者体内,动脉侧气阱室230和静脉侧气阱室250通常在各自下游底部具备筛网231和筛网251。所述筛网231、251虽然适于捕捉大的血凝块,但是,同时也成为使血液的流动不畅的一个原因。其结果是,动脉侧气阱室230和静脉侧气阱室250继透析器240之后成为容易引起血液凝固的部分,从而存在通过了筛网231、251的微细的血凝块被输送到透析器240内和患者体内的危险性。此外,在负压检测用气枕213内的内壁、被血液泵220捋的管的内壁等处也容易发生血液偏流或滞留。这样,在血液净化装置200内潜在多个血液偏流或滞留的地方。因此,具备即使在短时间内血液也在血液净化装置200内凝固的环境,为了可靠地防止血液凝固,目前情况是即使存在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的危险也在血液中混入过量的抗凝血剂2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田猛,未经柴田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2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