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2187.3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柏木克巨;武泽秀治;宇贺治正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38;H01M4/48;H01M4/70;H01M10/052;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具备在表面形成有凸部的负极集电体、和被所述凸部支撑的由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合金系活性物质形成的柱状体,
所述柱状体具有多层构造,该多层构造是由所述合金系活性物质形成的多个单元层从所述凸部表面依次层叠而成的,
位于从所述凸部表面起2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的平均层厚比位于剩余的8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的平均层厚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位于从所述凸部表面起2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的平均层厚为50~200nm的范围,位于剩余的8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的平均层厚为200~500nm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位于所述剩余的8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的平均层厚为位于从所述凸部表面起2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中的平均层厚的1.5~5倍的范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位于从所述凸部表面起2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的总层数为位于从所述柱状体的顶面起20%的厚度区域中的单元层的总层数的1.5~20倍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形成所述多个单元层的所述合金系活性物质的组成是恒定的。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其中,所述柱状体中的合金系活性物质的平均组成由SiOx表示,其中,0≤x<0.4。
7.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负极、以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方式配置的隔膜、和非水电解液,
所述负极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21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钌基钙取代磷酸铈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