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2504.1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金田真由美;西村卓宽;住原正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52 | 分类号: | H01M10/52;H01M4/13;H01M10/0566;H01M10/058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的小型、轻量化,作为这些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源,要求轻、薄、高容量的二次电池。
但是,在二次电池的内部产生气体时,具有产生电池膨胀的问题。此外,由于便携电子设备的消耗电力的大幅上升和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等,从而处于由于非水电解液的分解等而容易产生气体的状況,电池膨胀成为更加重要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抑制非水电解液的分解而在活性物质中或电解液中含有具有吸水性的沸石的二次电池。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隔膜基材中含有气体吸收剂的二次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604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469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二次电池中,对电池反应没有贡献的添加物(沸石)存在于活性物质中或电解液中,因此有可能阻碍电池本来的反应,从而使电池特性降低。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二次电池中,在隔膜基材中含有气体吸附剂,因此有可能损害隔膜本来的电解液保持特性、由热引起的关闭特性等功能,从而使电池特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在不使电池特性降低的情况下抑制了电池膨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是将正极板以及负极板隔着隔膜卷绕或者层叠而成的电极组与非水电解液一起封入外包装材料中而成的,其中采用如下结构:在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形成有包含由无机氧化物构成的结构材料和粘合材料的气体吸附层,在该气体吸附层内形成的气孔内附载有气体吸附剂。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种二次电池是将正极板以及负极板隔着隔膜卷绕或者层叠而成的电极组与非水电解液一起封入外包装材料中而成的,其中采用如下结构:正极板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正极合剂层,负极板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合剂层,正极集电体以及负极集电体中的至少一个由多孔金属体构成,在该多孔金属体内形成的气孔内附载有气体吸附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将正极板以及负极板隔着隔膜卷绕或者层叠而成的电极组与非水电解液一起封入外包装材料中而成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在不使电池特性降低的情况下抑制了电池膨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二次电池的构成的图,(a)为分解立体图、(b)为部分切口立体图。
图2(a)以及(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构成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正极集电体的构成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极板组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不脱离发挥本发明效果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以适当进行变更。而且,也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二次电池15的构成的图,(a)为分解立体图、(b)为部分切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以扁平形层压二次电池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圆筒形二次电池、方形二次电池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2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无线装置
- 下一篇:自动售卖机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