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2681.X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石桥敏寿;佐佐木久雄;木下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立化成株式会社;佐佐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33/14;B29C45/26;B29C45/40;B29K21/00;B29L31/26;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徐丁峰;汪洋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密封 部件 壳体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话机等的电子器械的壳体一般由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组成,为了防水等的目的在下部壳体的与上部壳体的接合面设置有密封部件。而且,在与上部壳体的接合面之间使此密封部件弹性变形,把下部壳体安装到上部壳体。
设置有密封部件的壳体是通过分别单独形成密封部件和壳体,并把密封部件组装到壳体的密封安装部来制造的。
专利文献1记载了通过把预先由专用模具成型的壳体设置到别的模具,并在壳体的希望位置成型密封部件,即所谓的嵌件成形来进行制造的方法。这样,通过嵌件成形在壳体成形密封部件,可以消去把密封部件组装到壳体的作业,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974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嵌件成形的情况具有把由专用模具成形的壳体从模具取出并装到别的模具的工序,所以不能充分地提高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生产性。而且,至少需要用于成形壳体的2个以上的模具和用于嵌件成形的2个以上的模具,存在模具费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在以上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可削减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工序,使生产性提高,并且可抑制模具费增大的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发明一的特征是具有:向使移动模具和第一模具重合而形成的空间射出溶融了的第一材料,来成形壳体的工序;在把上述壳体保持在上述移动模具的状态下,使上述第一模具离开上述移动模具的工序;使上述移动模具移动到与成形密封部件用的第二模具相对的位置的工序;以及,向使上述移动模具和上述第二模具重合而形成的空间射出比上述第一材料还软质的溶融了的第二材料,来在被保持于上述移动模具的壳体成形密封部件的工序。
而且,发明二是根据发明一所述的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第一材料采用非晶材料,作为上述第二材料采用热塑性弹性体。
而且,发明三是根据发明一或发明二所述的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单元,用于当使上述第一模具离开上述移动模具时,使上述壳体保持在上述移动模具。
而且,发明四是根据发明三所述的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单元具备按压单元,该按压单元设置在上述第一模具,当使上述第一模具离开上述移动模具时向上述移动模具侧按压上述壳体。
而且,发明六是根据发明一至发明五中的任一发明所述的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保持于上述移动模具的壳体成形了密封部件之后,在把成形有密封部件的壳体保持于上述第二模具的状态下,使上述第二模具离开上述移动模具的工序,在上述第二模具设置取出单元,该取出单元用于从上述第二模具取出成形有密封部件的壳体。
而且,发明七是根据发明一至发明六中的任一发明所述的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的内周面由第一模具成形。
而且,发明八是根据发明一至发明七中的任一发明所述的具备密封部件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在上述密封部件的密封部以外的部分成形使第二材料最后流入用的溢流部的方式形成上述第二模具。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由于在成形壳体的工序和成形密封部件的工序使用共通的移动模具,所以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造方法相比可以抑制模具费。而且,在成形壳体后,使保持壳体的移动模具移动到与第二模具相对的位置,由此可以在壳体的规定位置成形密封部件。这样可以消除把成形的壳体从模具取下装到别的模具的工序,可以提高生产性。
而且,依据本发明,因为是成形壳体后,在壳体成形密封部件,所以与成形密封部件后,在密封部件成形壳体的情况相比,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成形密封部件后成形壳体的场合,射出压会造成在移动模具保持的密封部件变形。其结果,在移动模具与密封部件之间产生间隙,成形壳体的材料恐怕会流入此处产生所谓的超覆。另一方面,壳体用比密封部件还硬质的第一材料成形。因此,成形了的壳体可以比密封部件还能抑制由射出压造成的变形。这样通过成形壳体后,在壳体成形密封部件,可以抑制超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双色注塑机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具备由本双色注塑机成形的密封部件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可动模具部与固定模具部离开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立化成株式会社;佐佐木株式会社,未经工立化成株式会社;佐佐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2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