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紧急避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4078.5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4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小花麻纯;佐佐木和也;川真田进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7/14 | 分类号: | B60T7/14;B60R21/00;B60W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紧急 避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等的车辆中于驾驶员的紧急状况时使车辆自动停止的紧急避险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紧急避险装置中所使用的、用于自动停车控制的执行开始的由驾驶员所操作的开关或者指示输入装置的配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的车辆的驾驶辅助技术的领域中,提出了如下的紧急避险装置,即,当在车辆的驾驶中由于驾驶员的身体状况恶化等而使得继续驾驶变得困难时,在不依赖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制动踏板的操作等)的条件下,执行使车辆自动停止的紧急避险处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内容,即,对驾驶员的心率数、未执行转向的时间、未眨眼的时间(通过摄像机来对驾驶员的脸部进行监视)等进行计测从而对驾驶员的意识降低(瞌睡的前兆)进行检测,在出现了驾驶员的意识降低时,即使催促其清醒但驾驶员的意识降低仍也反复出现的情况下,执行自动的停车控制。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即,根据脉搏变化来对驾驶员的瞌睡进行检测,并在即使于此时发出用于清醒的警报,驾驶员也没有反应的情况或者反应迟钝的情况下,或者,在驾驶员感觉到身体的异常且驾驶继续存在困难时,驾驶员自身通过开关或指示输入装置而要求了车辆的自动停止的情况下,利用以考虑到与前方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的可能性的方式而被设定的减速度,来执行车辆的自动停止。而且,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如下的车辆停止装置,该车辆停止装置被构成为,通过使用摄像机来对驾驶员的脸部未朝向正面的情况或者持续预定时间闭眼的情况等进行检测,或者,根据驾驶员的心率数和呼吸数,而对驾驶员的意识降低或者瞌睡进行判断,当判断为驾驶员的意识降低和瞌睡时,使用车载摄像机、雷达传感器、导航系统、车车间通信等的检测单元,来对车辆的周围的状况进行检测,从而对路端或路肩的宽度和障碍物的位置进行确定,进而将车辆自动地向能够安全停车的位置诱导并停车。
此外,与紧急避险装置相关联地,作为在车辆的驾驶中对驾驶员的身体状况恶化等进行检测的技术,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即,准备对考虑到驾驶员的个体差的、心率数与生理状态(紧张、焦躁、集中、睡意、疲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预先记录的数据库,并且根据驾驶中的驾驶员的心率数和数据库中的信息,从而以上述方式对驾驶员的生理状态进行检测。在专利文献5中示出了如下的结构,即,将对车辆的驾驶中的驾驶员的心率数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安装在方向盘上的数个位置处。而且,在日本专利申请2010-53338中,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如下的驾驶员诊断装置,即,对驾驶中的驾驶员的脑电波、心率数、出汗量、血压、呼气中的成分进行检测,并使用这些检测数据和预先准备的与驾驶员的疾患和症状相关的数据库中的信息,而进一步对驾驶员的生理状态进行细化并诊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0703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76235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31652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61939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8536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紧急避险装置中,作为紧急避险处理而执行自动的停车控制时,将成为实施操纵的主权转让、即对车辆进行操纵的权限将从驾驶员向控制装置的转移的情况。因此,是否执行伴随有所涉及的操纵的主权转让的自动停车控制的判断,需要慎重地执行。因此,在紧急避险装置中,作为一种方式,存在设置有如下结构的情况,该结构为,例如在检测出驾驶员的身体状况的异常或者恶化时、或者、在驾驶员自身通过开关或者指示输入装置而要求自动停车时,为了确认这些并非错误检测或者错误输入,而在自动停车控制的执行开始之前,向驾驶员要求其通过开关或者指示输入装置来输入对于自动停车控制的执行的许可或者要求或取消的意向确认。而且,关于用于输入对所涉及的自动停车控制的执行的意向确认的开关或者指示输入装置,也需要以能够避免其错误操作或者错误输入的方式而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4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