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4830.6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嘉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张洋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碰撞 加强 材料 | ||
1.一种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包括长条的主体部(10),所述长条的主体部(10)包括:
相向的一对壁部(11、31、51、71),分别具有前端部及后端部;
平板状的中央凸缘部(13、33、53、73),配置在所述两个壁部的所述前端部之间;
一对拐角弯曲部(12、32、52、72),将所述壁部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中央凸缘部予以连结;以及
一对外周凸缘部(14、34、54、74),从所述两个壁部各自的所述后端部分别向外方向伸出,
所述主体部的横截面形状是借由所述一对壁部、所述中央凸缘部、所述一对拐角弯曲部、以及所述一对外周凸缘部,而呈向所述两个壁部的所述后端部侧形成开口的帽子形开放截面形状,所述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10)在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至一端部为止的范围内,被划分成第一部分(P1、P21、P41、P61)、第二部分(P2、P22、P42、P62)、以及第三部分(P3、P23、P43、P63),所述第一部分(P1、P21、P41、P61)占据着所述中央部或所述中央部附近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P2、P22、P42、P62)占据着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及所述长度方向一端部附近的部分,所述第三部分(P3、P23、P43、P63)连接着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中央凸缘部的宽度(C 1)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所述中央凸缘部的宽度(C2),
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各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积,比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各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积更狭窄,
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高度(H1)形成得高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高度(H2),
所述第三部分被设置为渐变部分,该渐变部分平滑地连接着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包括:
所述第一部分(P1、P21、P41、P61),占据着所述主体部(10)的中央部;
一对所述第三部分(P3、P23、P43、P63),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两侧;以及
一对所述第二部分(P2、P22、P42、P62),连接于各个所述第三部分,且延伸至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为止,且
所述主体部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央部呈对称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拐角弯曲部各自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该圆弧状的中心角为90°,
当将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的半径设为「R1」,且将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所述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的半径设为「R2」时,将所述半径R1与所述半径R2之比(R1/R2)设定于1/2~1/5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高度(H1)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高度(H2)之差、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高度(H1)之间的比((H1-H2)/H1)设定于1/10~1/2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部分(P3、P63)中的截面高度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高度(H1)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高度(H2)之间,逐渐发生变化,
所述第三部分(P3、P63)中的各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积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各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各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积之间,逐渐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部分(P23)包括:
固定长度的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P21),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同的截面高度(H1);以及
剩余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二部分(P22),在所述剩余区间中,随着接近于所述第二部分(P22),截面高度向所述第二部分的截面高度(H2)逐渐变低,所述第三部分(P23)的拐角弯曲部各自包括:
固定长度的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二部分(P22),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同的截面积;以及
剩余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P21),在所述剩余区间中,随着接近于所述第一部分(P21),各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积逐渐变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碰撞加强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部分(P43)包括:
固定长度的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二部分(P42),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同的截面高度(H2);以及
剩余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P41),在所述剩余区间中,随着接近于所述第一部分(P41),截面高度向所述第一部分的截面高度(H1)逐渐变高,
所述第三部分(P43)的拐角弯曲部各自包括:
固定长度的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一部分(P41),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同的截面积;以及
剩余区间,邻接于所述第二部分(P42),在所述剩余区间中,随着接近于所述第二部分(P42),各拐角弯曲部的截面积逐渐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高丘株式会社,未经爱信高丘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48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