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5022.1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7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健嗣;菊池宏之;山下英一;金城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27/06 | 分类号: | F16C27/06;F16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李丹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机构,该轴承机构具有介于例如诸如齿条轴的轴与车辆壳体之间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滑动轴承,其包括:合成树脂制成的圆筒形轴承体;多个第一狭缝,多个第一狭缝设置在轴承体内并从轴承体的一轴向端面向轴承体的另一轴向端面延伸;第二狭缝,第二狭缝设置在轴承体内并从轴承体的另一轴向端面向轴承体的一轴向端面延伸;滑动表面,该滑动表面设置在轴承体的内侧上并沿绕轴线方向被这些狭缝部分地中断;至少一个配装沟槽,至少一个配装沟槽设置在轴承体的外表面上;以及弹性环,该弹性环配装在配装沟槽内,从而从轴承体的外表面部分地突出并减小轴承体的直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JP-A-2008-151289
发明概述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滑动轴承的优点在于,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成本低且抗振性能优异。但是,问题是,由于在滑动轴承与齿条轴之间需要适当间隙(轴承间隙),于是会由于齿条轴发生的振动,在齿条轴与滑动轴承之间会发生碰撞噪声,且该碰撞噪声会作为令人不快的声音传递到车辆驾驶员。如果将滑动轴承与齿条轴之间的间隙做小来抑制这种碰撞噪声的发生,则增加摩擦扭矩,且线性运动开始时与线性运动期间的摩擦扭矩之差变大。同时,小间隙构成妨碍摩擦扭矩稳定性的因素,诸如线性运动期间由于齿条轴外径的尺寸误差造成的粘滑现象引起的摩擦扭矩变化。
此外,尽管齿条轴借助于滑动轴承由壳体线性可动地支承,但壳体内径的圆度通常并不是很高。如果合成树脂制成的滑动轴承压配并固定到这种壳体内,滑动轴承由于受到壳体内径圆度的影响而经受应力,产生与齿条轴的间隙差。这也妨碍摩擦扭矩的稳定性。
在专利文献1的滑动轴承中,弹性环配装到如上所述设有多个狭缝和配装沟槽的圆筒形轴承体。因此,该滑动轴承使得能够消除与齿条轴的碰撞噪声、降低线性运动摩擦阻力、使线性运动开始时与线性运动期间线性运动摩擦阻力之差较小、并获得稳定的线性运动摩擦阻力而不受诸如齿条轴外径的尺寸误差和壳体内径圆度的影响,由此能够平稳地支承齿条轴并平稳地实现齿条轴的线性运动。但是,有齿条轴发生外径的各种尺寸误差的情况,且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可靠地抑制由于外径尺寸误差造成的粘滑现象等产生令人不快的噪声。
考虑上述各方面设计了本发明,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于粘滑现象等产生令人不快的噪声。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轴承包括:圆筒形轴承体;第一狭缝,该第一狭缝设置在轴承体内并从轴承体的一轴向端面向轴承体的另一轴向端面延伸;第二狭缝,该第二狭缝设置在轴承体内并从轴承体的另一端面向轴承体的一端面延伸;至少一个直沟槽,该至少一个直沟槽设置在轴承体的内侧上,沿轴向延伸并沿绕轴线方向设置在各狭缝之间;滑动表面,该滑动表面设置在轴承体的内侧上并沿绕轴线方向被各狭缝和直沟槽部分地中断;至少一个配装沟槽,该至少一个配装沟槽设置在轴承体的外表面上;以及弹性环,该弹性环配装在配装沟槽内,从轴承体的外表面部分地径向突出并减小轴承体的直径,其中至少一个直沟槽在轴承体的一轴向端面侧上闭合,而在轴承体的另一轴向端面侧上敞开。
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具有至少一个直沟槽,该至少一个直沟槽设置在轴承体的内侧上,沿轴向延伸并沿绕轴线的方向设置在各狭缝之间。直沟槽在轴承体的一轴向端面侧上闭合,而在轴承体的另一轴向端面侧上敞开。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由于粘滑现象等产生令人不快的噪声。
在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轴承体可具有锥形表面,该锥形表面在直径逐渐减小的同时沿轴向从轴承体的另一端面朝向一端面延伸,并终止于滑动表面的环形端,且沿绕轴线的方向被第二狭缝中断,直沟槽的位于轴承体的一轴向端面侧上的一端可通过轴承体的滑动表面闭合,而位于轴承体的另一轴向端面侧上的直沟槽的另一端可位于锥形表面上,该锥形表面位于与靠近滑动表面相比更靠近轴承体的另一端面的一侧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直沟槽可由位于与靠近滑动表面相比更靠近轴承体的外表面的那一侧上的底表面、连接到滑动表面的一对侧壁、以及沿底表面的绕轴线的方向并沿轴向延伸的两边缘来限定。该成对侧壁可形成为从轴承体的另一端面朝向一端面逐渐彼此靠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5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