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传感器及使用它检测流体中含有的气体的方法和测定流体中含有的气体的浓度的方法、气体检测器以及气体浓度测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5236.9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3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宏平;菅野勉;酒井章裕;表笃志;山田由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5/32 | 分类号: | G01N25/32;H01L3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感器 使用 检测 流体 有的 方法 测定 浓度 检测器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及使用它检测流体中含有的气体的方法和测定流体中含有的气体的浓度的方法、气体检测器以及气体浓度测定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有利用热电变换元件的气体传感器。
图17表示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的气体传感器。该气体传感器在基板上具备热电变换元件和配置于其上的催化剂层。当所检测的气体吸附在催化剂层时,催化剂层产生热。热电变换元件将该热转换为电力,检测气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02969号公报(无同族专利)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98844号公报(无同族专利)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098845号公报(无同族专利)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的气体传感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检测气体的方法是使用气体传感器检测流体中含有的气体的方法,包括:
准备上述气体传感器的工序(a),其中,
上述气体传感器具备催化剂层和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
上述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包括:
沿着上述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的轴方向的内部贯通孔;
包括金属的多个第一杯状部件;
包括热电变换材料的多个第二杯状部件;
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其中,
上述多个第一杯状部件和上述多个第二杯状部件沿着上述轴方向交替地反复配置,
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上述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
各第一杯状部件具备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
各第一杯状部件在下端具备第一贯通孔,
各第一杯状部件的截面积在其下端的方向减少,
各第二杯状部件具备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各第二杯状部件在下端具备第二贯通孔,
各第二杯状部件的截面积在其下端的方向减少,
上述内部贯通孔由多个第一贯通孔和多个第二贯通孔构成,
各第一杯状部件插入到相邻的一个第二杯状部件,使得各第一杯状部件的第一外表面与上述相邻的一个第二杯状部件的第二内表面紧贴,
相邻的另一个第二杯状部件插入到各第一杯状部件,使得各第一杯状部件的第一内表面与上述相邻的另一个第二杯状部件的第二外表面紧贴,而且
上述催化剂层设置在上述内部贯通孔的内表面;
向上述内部贯通孔供给上述流体,使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电压差的工序(b);和
基于上述电压差检测上述流体中含有的气体的工序(c)。
本发明的检测气体的浓度的方法是使用气体传感器检测流体中含有的气体的浓度的方法,包括:
准备上述气体传感器的工序(a),其中,
上述气体传感器具备催化剂层和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
上述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包括:
沿着上述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的轴方向的内部贯通孔;
包括金属的多个第一杯状部件;
包括热电变换材料的多个第二杯状部件;
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其中,
上述多个第一杯状部件和上述多个第二杯状部件沿着上述轴方向交替地反复配置,
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上述管形状的热发电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
各第一杯状部件具备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
各第一杯状部件在下端具备第一贯通孔,
各第一杯状部件的截面积在其下端的方向减少,
各第二杯状部件具备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各第二杯状部件在下端具备第二贯通孔,
各第二杯状部件的截面积在其下端的方向减少,
上述内部贯通孔由多个第一贯通孔和多个第二贯通孔构成,
各第一杯状部件插入到相邻的一个第二杯状部件,使得各第一杯状部件的第一外表面与上述相邻的一个第二杯状部件的第二内表面紧贴,
相邻的另一个第二杯状部件插入到各第一杯状部件,使得各第一杯状部件的第一内表面与上述相邻的另一个第二杯状部件的第二外表面紧贴,而且
上述催化剂层设置在上述内部贯通孔的内表面;
向上述内部贯通孔供给上述流体,使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电压差的工序(b);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5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羟基硫代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绞线退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