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触点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6681.7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5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英戈·维特尔;H·保恩黑莫尔;弗洛里安·拜亚;J·莱波尔;约恩·乌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R11/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小明 |
地址: | 德国科隆***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触点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触点弹簧。更具体地讲,本公开涉及由电池供电的小装置和具有此类电池触点弹簧的由电池供电的小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类型的电池触点弹簧被固定在例如由电池供电的牙刷的电池隔室中。电池触点弹簧帮助产生介于电池上的接触区和装置上的开关之间的电连接。此类电池触点弹簧通常被设计成使得当保持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时,它们也提供长度补偿效应以平衡电池和容器构造的长度公差。电池触点弹簧通常由不锈钢弹簧物质例如1.4310(X10CrNi18-8)制成。这种物质自身在耐腐蚀性以及其回弹特性方面在过去已经得到证明。可将这种物质制成线材或平面材质。
然而,仍需要具有以下特性的电池触点弹簧,所述电池触点弹簧能够以有利的生产方式由廉价的和可用的原材料制成并且其特征在于有利的操作性能。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加工成柔性线材部件的弹簧主体的电池触点弹簧。所述电池触点弹簧包括用于接触第一电池的第一触头部分;用于接触第二电池的第二触头部分,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螺旋弹簧部分,该至少一个第一螺旋弹簧部分在弹簧底脚区和第一触头部分之间延伸并且柔性地支撑第一触头部分。弹簧主体被设计成使得与所述弹簧底脚区相对的第一螺旋弹簧部分的线圈端部横穿进入第一触头部分中,并且连接到该第一触头部分的是横穿进入第二触头部分中的桥接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具有加工成柔性线材部件的弹簧主体的电池触点弹簧。所述电池触点弹簧包括用于接触第一电池的第一触头部分;用于接触第二电池的第二触头部分;第一螺旋部分,所述第一螺旋部分在弹簧底脚区和所述第一触头部分之间延伸并且柔性地支撑所述第一触头部分;和第二螺旋弹簧部分,所述第二螺旋弹簧部分在弹簧底脚区和所述第二触头部分之间延伸并且柔性地支撑所述第二触头部分。所述第一螺旋弹簧部分和所述第二螺旋弹簧部分借助于连接到所述第一触头部分和所述第二触头部分的桥接件来连接。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通过阅读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特定实施方案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中描述的实施方案是说明性质的,而并不旨在限制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对以下例证性实施方案的详述可通过参照下列附图得到理解,其中类似的结构用类似的附图标号来指示,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电池触点弹簧的透视图;并且
图2是显示与常规的电池触点弹簧相比的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电池触点弹簧的操作性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文字阐述了本公开的众多不同实施方案的广义说明。本说明旨在被理解为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描述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因为描述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任何特征、特性、组件、组成、成分、产品、步骤或方法均可被删掉、整个或部分地与本文所述的任何其它特征、特性、组件、组合物、成分、产品、步骤或方法相组合或由后者取代。可使用本技术或在本专利的提交日期之后研发的仍然属于本权利要求书范围的技术来实施众多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本文引用的所有公布和专利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触点弹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触点弹簧具有加工成柔性线材部件的弹簧主体。弹簧主体具有下列组件:用于接触第一电池的第一触头部分;用于接触第二电池的第二触头部分;和第一螺旋弹簧部分,所述第一螺旋弹簧部分在弹簧底脚区和所述第一触头部分之间延伸并且柔性地支撑与所述弹簧底脚区相对的第一触头部分。弹簧主体被设计成使得远离弹簧底脚区的第一螺旋弹簧部分的线圈端部横穿进入第一触头部分中,并且连接到该第一触头部分的是横穿进入第二触头部分中的桥接件。这允许电池触点弹簧以有利的方式生产,其特征在于良好的弹簧特性和显著较低的固有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朗有限公司,未经博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6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