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合到照明装置壳体部件中的带张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7013.6 | 申请日: | 201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3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C·达尔斯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丁专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28 | 分类号: | F21V21/28;F21V21/30;F21S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刘博 |
地址: | 丹麦奥***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合 照明 装置 壳体 部件 中的 带张紧 设备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基部、连接到基部并相对于基部可旋转的轭状物和连接到轭状物并相对于轭状物可旋转的头部。头部包括产生光线的至少一个光源,并且轭状物包括至少一个轭状物壳体部件和通过带连接到轴承的至少一个马达。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此照明装置的方法。
发明背景
在照明且尤其是娱乐照明领域中,移动头照明器材是公知的。移动头照明器材典型地包括具有多个光源和多个光效果设备的头部,其中的光源产生光束,光效果设备适于产生各种光效果。头部可旋转地连接到轭状物,并且轭状物可旋转地连接到基部,并且结果是头部可以在所有方向上旋转并引导光束。
传统地,市场中的竞争已经基于移动头的性能上,例如光线输出、光效果的数量、色彩混合等。最近,市场中的竞争已经改变,从而参数例如品质、使用性和价格已经变为最重要的因素。从而,需要一种关于品质、使用性和价格的有竞争力的移动头照明器材。
US2009154165公开了一种用于影响光束的装置,包括原始元件和外壳,其中的外壳布置在可旋转的臂上并且通过多个驱动单元中的一个关于原始元件是可旋转的,并且用于产生光束的光源可引入外壳中,其中用于操作装置的控制电子的至少一个部件布置在可旋转的臂或外壳中。
EP1898145公开了一种移动头发射器,其包括基部,轭状物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基部,所述轭状物旋转地连接到头部,所述头部包括部分放置在反射设备内部的光源,所述反射设备形成光束,所述光束经过光线形成设备,在光束离开发射器以前,所述光束还经过至少一个透镜。
FR2838178A公开了具有面的聚光灯,其支撑大量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被位于后部的电子电路板控制以产生各种色光。聚光灯外壳可以由马达和带齿的带绕水平轴线旋转,并且可以由马达和带齿的带绕竖直轴线旋转。
EP2103865显示了一种用于旋转照明器材的头部的系统。马达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驱动带,所述带14通过带张紧器保持收紧。带张紧器包括固定物和张紧器的轮,所述固定物通过弹簧保持在张力下。完全加密的模块包括由带驱动的输入轮。输入轮旋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以不同的速度旋转第二轴。另外,带驱动连接到头部的轮。
现有技术的移动头包括很多构件并且从而对于制造来说相当复杂,这增加了移动头的价格并且使得移动头的使用性复杂化。
发明描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与现有技术有关的上述限制。这通过如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照明装置和方法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可能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和益处在发明详述中进行了描述。
附图描述
图1a和1b阐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其中图1a是透视图且图1b是分解图;
图2阐示了图1a和1b的照明装置中使用的两个轭状物壳体部件131a和131b的透视图;
图3a-3b阐示了图1a和1b的照明装置的制造步骤;
图4a-4c阐示了包括带张紧设备的轭状物壳体部件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5a-5c阐示了包括带张紧设备的轭状物壳体部件的第二实施方案;
图6a和6b阐示了包括带张紧设备的轭状物壳体部件的第三实施方案;
图7a和7b阐示了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透镜组件;
图8a-8c阐示了沿着图7a的透镜组件的线A的截面图;
图9a-9c阐示了不同透镜组件的截面图;
图10a和10b阐示了包括带张紧设备的轭状物壳体部件的第四实施方案。
发明详述
本发明鉴于一种移动头照明器材进行了描述,其包括产生光束的多个LED,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意识到本发明涉及使用任何类型光源例如放电灯、OLED、等离子体光源、卤素灯、荧光灯光源等的照明装置。
图1a和1b阐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其中图1a是透视图且图1b是分解图。照明装置是移动头照明器材101,包括基部103、可旋转地连接到基部的轭状物105和可旋转地连接到轭状物的头部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丁专业公司,未经马丁专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70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