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导引相互沿着纵向边缘待接合的带材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7097.3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0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延斯·普尔哈;沃尔特·米尔豪瑟;斯特凡·维施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4 | 分类号: | B21C47/34;B23K26/26;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导引 相互 沿着 纵向 边缘 接合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导引相互沿着纵向边缘待接合的带材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形成第一辊道的导引件以及形成第二辊道的导引件,第一辊道用于导引待接合带材的第一带材,第二辊道用于导引沿着第一带材的纵向边缘之一待接合的第二带材,其中,辊道这样构成,即,使在辊道上导引的带材在运输方向上相互靠近,并且带材相互待接合的纵向边缘从接触点起在无缝隙无重叠的条件下相互贴靠。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导引相互沿着纵向边缘待接合的带材的方法,其中,使大体上平行相互间隔延伸的带材经由形成第一辊道的导引件以及形成第二辊道的导引件而导引至接合位置,以使在辊道上导引的带材在运输方向上相互靠近,并且带材相互待接合的纵向边缘从接触点起在无缝隙无重叠的条件下相互贴靠。
背景技术
在用于制造由两条或多条带材构成的有端或无端带材的焊接设备中,通常在方法技术上,相互沿着纵向边缘待接合的带材之间的楔形接合角(导入角)在随后的接合点之后的纵向边缘的平行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公知有不同的用于带材导引的装置,通过这类装置能够使不同厚度、宽度和/或材料结构的平带沿着各自纵向边缘对接焊接成有端或无端的带材。
在文献JP 11285874 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导引钢带以及沿着各自纵向边缘通过激光焊接进行连续对接的装置。在此,这样导引两条钢带,即,通过在相同的运输面内形成楔形接合角或导入角而使钢带相互靠近,并且使钢带的相互待焊接在一起的纵向边缘从接触点起无缝隙且不重叠地相互贴靠。对此,该装置对于每条带材都具有多个位于焊接位置之前的运输辊,这些运输辊限定出一条总的运输面。另外还设有第一水平导引件,两条带材中的第一带材以其待焊接的纵向边缘贴靠在该第一水平导引件上,其中,通过另一(第一)对带材外侧不进行焊接的纵向边缘施压的水平导引件,将该第一带材导引至沿着焊接位置延伸的轴上。稍微在两条带材的接触点之前,另一或第二带材的待焊接的纵向边缘被另一或第二水平导引件压向第一带材的待焊接的纵向边缘,其中的另一或第二水平导引件压向第二带材的外侧不进行焊接的纵向边缘。由此可以使两条带材的接触点之前的至少一个最后面的运输辊倾斜于带材的运行方向设置,从而使一条带材相对于另一条带材偏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始所述类型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满足,即使在相对较厚和/或较高强度的带材接合过程中也能够实现重要的楔形接合角(敞开角),而不需要为此使其中一条带材产生塑性变形。
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的装置来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条辊道呈波形、以1/4≤λ≤2的波长构成,以使在该辊道上导引的带材产生横向偏移,其中,呈波形的辊道的多个相继的导引件的转轴和/或纵轴相对于水平参考面朝另一辊道的方向以不同的倾角倾斜,从而使在辊道上导引的带材围绕各自纵轴旋转。
这种带材呈波形的导引方案中,带材同时能够旋转,由此即使在相对较厚和/或较高强度的带材接合过程中也能够实现重要的楔形接合角(敞开角),而不需要为此使各条带材产生塑性变形。
导引件实现相对运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宜的导引件为滑动轴承和/或辊,特别指运输辊,然而还可以是可旋转设置的滚珠等。
优选,本发明装置的至少两条辊道分别构成波长为1/4≤λ≤2的波形结构,以使在各条辊道上导引的带材产生横向偏移,其中,各条呈波形的辊道的多个相继的导引件的转轴或纵向中间轴相对于水平参考面朝另一辊道的方向以不同的倾角倾斜,使带材在运输方向上旋转。这样的结构方案实现了带材相互对接的纵向边缘之间的相对较大的楔形接合角的调整,而不会使带材的纵向边缘产生塑性变形。
本发明的带材导引装置的一个优选结构方案在于,呈波形的辊道这样构成,即,使沿着各自纵向边缘待相互接合的带材产生彼此相对或并行的横向偏移。彼此相对的结构方案实现了相邻轨道、特指辊道的叠加的并由此节省空间的设置。并行的结构方案可以增大接合角。
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优选结构方案在于,辊道的多个相继的导引件设有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机构使各个导引件的转轴和/或纵向中间轴的高度和/或倾角相对于水平参考面以及还由此垂直地进行调整。这样的结构方案实现了根据带材的厚度、宽度和/或材料结构调整或协调由待相互接合的带材边缘限定的楔形接合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7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板垂直传送装置
- 下一篇: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