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7497.4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早濑修二;河野充;山口能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4/00 | 分类号: | H01M14/00;H01L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杨晶;王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素 增感型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包含:
透明基板;
导电性基板,作为阴极;
多孔质半导体层,在该透明基板与该导电性基板之间配置为接近或接触该透明基板,且吸附色素;
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配置为接触该多孔质半导体层的相对于该透明基板的相反侧,并作为阳极;以及
多孔质绝缘层,配置在该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的相对于该多孔质半导体层的相反侧,
并封入电解质而成,其特征在于:
该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成膜于该多孔质绝缘层,并具有0.3μm~100μm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由选自由Ti、W、Ni、Pt及Au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绝缘层由玻璃纤维成形体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及导电性基板均为挠性基板,所述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及所述多孔质绝缘层均由具有所述多孔质半导体层的烧结温度以上的耐热性的材料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及所述多孔质绝缘层各自的材料均具有350℃以上的熔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绝缘层具有100μm以下的厚度。
7.一种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在多孔质绝缘层上,以成膜法设置作为阳极的厚0.3μm~100μm的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
与多孔质绝缘层对向设置作为阴极的导电性基板;以及
与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相接触而设置多孔质半导体层。
8.一种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在由具有多孔质半导体层的烧结温度以上的耐热性的材料构成的多孔质绝缘层上,以成膜法设置作为阳极且由具有多孔质半导体层的烧结温度以上的耐热性的材料构成的厚0.3μm~100μm的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
在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上设置作为多孔质半导体层材料的糊状物;
加热已设置糊状物及多孔质导电性金属层的多孔质绝缘层,而烧结糊状物,从而形成多孔质半导体层;
向着多孔质半导体层那一侧而将挠性透明基板与多孔质绝缘层对向配置;以及
以多孔质半导体层那一侧为外侧,将作为阴极的挠性导电性基板与多孔质绝缘层对向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工业大学,未经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74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