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具有自密封性质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7692.7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B·弗格;J·C·阿劳约达席尔瓦;J·梅里诺洛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00 | 分类号: | C08J3/00;C08K5/01;C08L9/00;C09K3/10;C08K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周玉梅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具有 密封 性质 弹性体 组合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具有自密封性质的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所述弹性体组合物基于至少(phr意指重量份/100份固体弹性体):
-固体不饱和二烯弹性体;
-在30和90phr之间的烃类树脂;
-0至30phr以下的填料;
-在0.5和15phr之间的秋兰姆多硫化物,
其中,在第一阶段或阶段(a)的过程中,通过在混合器中在“热配混”温度下或至多“热配混”温度下混合这些各种组分制备包含至少固体不饱和二烯弹性体和在30和90phr之间的烃类树脂的母料,所述“热配混”温度在所述烃类树脂的软化温度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热配混阶段(a)的过程中,使得所述二烯弹性体与固态烃类树脂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热配混阶段(a)的过程中,使得所述二烯弹性体与液态烃类树脂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烃类树脂以液态注入混合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弹性体A和B的热配混阶段(a)。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配混温度在70°C以上,优选在80°C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配混阶段(a)在配混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个后续阶段或阶段(b)的过程中,在如此制备的母料中并入优选全部或至少50重量%的秋兰姆多硫化物,在相同的混合器中或在不同的混合器中混合所有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阶段(b)在配混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阶段(b)在双辊开炼机类型的外部混合器中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阶段(b)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烃类树脂的软化温度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阶段(b)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130°C以下,优选100°C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阶段(b)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50℃以下,优选40℃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阶段(a)和(b)之间插入冷却所述母料的中间阶段,从而将所述母料冷却至所述烃类树脂的软化温度以下的温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阶段(a)和(b)之间插入冷却所述母料的中间阶段,从而将所述母料冷却至130°C以下,优选100°C以下的温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选自聚丁二烯、天然橡胶、合成聚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这些弹性体的混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为天然橡胶、聚丁二烯,或天然橡胶和聚丁二烯的混合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的含量为50phr以上,优选为70phr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构成所述组合物的唯一固体弹性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二烯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Mn在100000和5000000克/摩尔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烃类树脂的含量在45至75phr的范围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烃类树脂具有0°C以上,优选+20°C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烃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在400和2000克/摩尔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76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