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生物体适用液添加氢气的氢添加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7759.7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文武;濑尾知树;黑川亮介;佐藤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01B3/08;C02F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体 适用 添加 氢气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生物体适用液添加氢气的氢添加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含氢生物体适用液的方法,已知如下方法:应用家庭用电解氢水生成装置的方法,使作为氢发生剂的金属镁的金属片与生物体适用液接触的方法(日本特开2007-16769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769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希望使用氢发生剂得到含氢生物体适用液的情况下,氢发生剂在使氢分子溶存于生物体适用液时,经常会使生物体适用液的特性也改变。例如,在氢发生剂为金属镁的情况下,产生氢时,镁离子会溶出至生物体适用液中,同时其pH偏向碱性。
但是,在氢发生反应的前后,基本不希望自然或人工地改变已经组成的生物体适用液的成分构成。成分的变化也关系到茶、矿泉水等生物体适用液的味道的改变。
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不改变生物体适用液的成分构成的含氢生物体适用液的制造器具。
此外,在食品卫生法中允许与食品接触的添加物只有公认的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因此,通过使未被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镁、氢化金属直接接触生物体适用液来获得含氢生物体适用液的方法,也违反了食品卫生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使下述氢发生体系和发生用水反应,不实质性改变生物体适用液的成分构成地将氢气添加到生物体适用液中,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氢发生体系以二者接近的状态含有作为氢发生剂的属于食品添加剂的金属铝和作为氢发生反应促进剂的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氧化钙或氢氧化钙。
发明的效果
通过应用这样的手段向生物体适用液中供氢,可以不实质性改变生物体适用液的特性地获得含氢生物体适用液。此外,应用这样的手段,还可以在家庭、工作场所、街头、店铺等各种场所不改变任意饮料香味地简单地制造高浓度或者过饱和氢饮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在气相中的氢添加器具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生物体适用液是指作为应用本发明而溶存氢的对象的、水或水溶液等用于生物体的液体。生物体适用液除了水以外,包含清凉饮料水、茶和咖啡等饮料。通过使生物体适用液中溶存氢而得到的含氢生物体适用液,通过吸入(喷雾)、饮用、注射等用于生物体,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含氢生物体适用液、以及高浓度或者过饱和含氢生物体适用液的作用成分是氢,可以认为其作用主要是抑制氧化应激,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中,氢发生剂是指能够产生氢的物质。比氢离子化倾向高的金属、含有氢化金属的氢化化合物等均包含在氢发生剂之内。考虑到反应产物的安全性、食品卫生法,优选使用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比氢离子化倾向高的金属(铁、铝、镍、钴)。其中,从美观、成本、以及操作上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金属铝。
本发明中,氢发生反应促进剂是指用于促进氢发生体系中包含的氢发生剂的氢发生反应的物质。可以使用酸或者碱剂等作为氢发生反应促进剂。作为酸,优选使用反应后产生固态沉淀物的酸或者离子交换树脂等固态酸等,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使用铝、锌等两性金属作为氢发生剂的情况下,除了酸以外,还可以使用氢氧化钙、氧化钙、阴离子交换树脂等碱剂。其中,优选使用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氧化钙)、煅烧钙、氧化镁、氢氧化镁、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属于食品添加剂的碱剂。如后所述,与铝等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比氢离子化倾向高的金属反应产生沉淀物的氢发生反应促进剂,能够抑制该金属的金属离子在氢发生反应后再溶出,因此符合不实质性改变生物体适用液的特性这一本发明的目的。
此外,为了抑制氢发生剂的经时劣化,适当的酸或者碱剂等氢发生体系中包含的氢发生反应促进剂的水合数、含水率优选较少。即,从水合数来说,理想的是,3水合物以下,优选2水合物以下、更优选1水合物以下、特别优选非水合物、无水物。从含水率来说,理想的是,含水率40重量%以下、优选30重量%以下、更优选2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15重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株式会社,未经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7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感应扶梯速度检测系统
- 下一篇:新型载货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