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7929.1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2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鹿园直毅;和气庸人;生田四郎;神取勇;岩元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有限会社和气制作所;神取工业有限公司;株式会社M·K贩卖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F28D9/02;F28F3/04;F28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详细而言,涉及通过燃烧后的排气与换热介质的换热来回收排气的热的无翅片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换热器,提出了在形成为U形的多个管中流动冷却水,排气从接近多个管的冷却水的出口侧与多个管内的冷却水大体正交地流动,以回收排气的热的换热器(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该换热器中,通过用不锈钢形成多个管等来防止排气所导致的腐蚀,并通过在多个管间插入波纹翅片来谋求换热效率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本機械学会論文集(B編)72卷713号,pp.96-103,2006年
发明内容
在将排气的热回收的潜热回收用的换热器中,当谋求小型化时,会出现因通过排气的换热而生成的冷凝水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情况。换热器的小型化通过使管变得扁平并且缩小管间的间隔而提高与排气的换热的效率来进行,但是,当缩小管间的间隔时冷凝水会留在管间而妨碍排气的流通,会使换热的效率下降。特别是在管间安装有翅片的换热器中,除了翅片效率下降之外,翅片还会妨碍冷凝水的排水,因此换热效率的下降变得显著。
本发明的换热器的主要目的是在回收排气的热的潜热回收用的换热器中实现换热器的小型化且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换热器,无翅片,通过燃烧后的排气与换热介质的换热回收所述排气的热,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换热用管,其通过对酸的耐腐蚀性优良的金属板材形成为扁平管,并排配置,使得较长方向主要成为铅垂方向;和
壳体,其收置所述多个换热用管并且在与所述多个换热用管之间形成用于所述气体流通的流路,
所述多个换热用管,在铅垂下方形成有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入口并且在铅垂上方形成有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出口,
所述壳体,在铅垂上方形成有所述排气的流入口并且在铅垂下方形成有所述排气的流出口,
所述多个换热用管和/或所述壳体形成有蜿蜒引导部,使得所述排气从铅垂上方向下方蜿蜒地在所述多个换热用管的间隙流动。
在本发明的换热器中,并排配置通过对酸的耐腐蚀性优良的金属板材形成为扁平管的多个换热用管,使得较长方向主要成为铅垂方向,将该配置的多个换热用管收置在壳体内。此时,在壳体与多个换热用管之间形成用于排气流通的流路。在多个换热用管中,在铅垂下方形成换热介质的流入口并且在铅垂上方形成换热介质的流出口,在壳体中,在铅垂上方形成排气的流入口并且在铅垂下方形成排气的流出口。而且,在多个换热用管或壳体中的一方或两方形成蜿蜒引导部,使得排气从铅垂上方向下方蜿蜒地在多个换热用管的间隙流动。这样,并排配置形成为扁平管的多个换热用管,将其收置在壳体内,所以可设为小型的换热器。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换热器中,换热介质从在多个换热用管的铅垂下方形成的流入口流入而在并排配置的多个换热用管中从铅垂下方流向铅垂上方,并从在多个换热用管的铅垂上方形成的流出口流出。另一方面,排气从在壳体的铅垂上方形成的流入口流入而在壳体与多个换热用管之间形成的流路中流动,并从在壳体的铅垂下方形成的流出口流出。排气,在壳体与多个换热用管之间形成的流路中,通过在多个换热用管或壳体中的一方或两方形成的蜿蜒引导部从铅垂上方向下方蜿蜒地在多个换热用管的间隙流动。因此,换热介质从铅垂下方流向铅垂上方,排气虽因蜿蜒引导部而蜿蜒但作为整体从铅垂上方流向铅垂下方,所以换热介质与排气成为对流,可提高换热效率。虽然因排气的换热会在多个换热用管的扁平面产生冷凝水,但是,由于并排配置多个换热用管,使得较长方向主要成为铅垂方向,所以冷凝水边向铅垂下方汇聚并被排水。其结果,可抑制生成的冷凝水滞留而妨碍排气的流动,可降低排气的压力损失。此外,本发明的换热器构成为无翅片的换热器,所以与在多个换热用管之间安装有翅片的换热器相比可促进冷凝水的排水。其结果,可设为小型且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在本发明的换热器中,也可设为,所述多个换热用管在扁平面的大体中央形成有铅垂方向的槽。如果这样,则在多个换热用管的扁平面产生的冷凝水会沿槽流向铅垂下方,所以可提高冷凝水的排水性,可设为更小型且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此外,通过形成该槽,可提高多个换热用管的强度。其结果,可使用更薄的金属板材形成多个换热用管。该情况下,也可设为,所述多个换热用管的所述槽在内侧接合固定。如果这样,则可进一步提高多个换热用管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有限会社和气制作所;神取工业有限公司;株式会社M·K贩卖,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有限会社和气制作所;神取工业有限公司;株式会社M·K贩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7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