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7973.2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安齐健二;永山启树;大井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A47C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座椅上且由发热体组成的座椅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设置在汽车等的座椅上的座椅加热器,已知在座垫的就座面和座椅靠背的靠背面内置发热体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座椅加热器将座垫的发热体分割为就座面前部和就座面后部而配置,并且,将座椅靠背的发热体分割为靠背面上部和靠背面下部而配置。此外,使上述就座面后部和靠背面下部的加热器配线的间隔较小。由此,可以在预热初期,局部地对座垫的就座面后部和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下部快速进行加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02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这种现有的座椅加热器,因为在速热时仅集中地对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下部进行加热,所以相对于所消耗的电力,乘客更快感觉到暖和的快热感并不大。
另外,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下部是与乘客腰部相对的位置。并且,多为在乘客的腰部重叠上衣或裤子、腰带等多层衣物的情况,乘客的皮肤感到暖和需要时间。腰部是在加热时的舒适感较高的部位,但如上所述,因为相对于消耗的电力的快热感很小,所以以相对于电力的快热感的角度来说,存在效率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课题提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加热器,其可以减少消耗电力,并提高快热感和舒适感。
本发明涉及的座椅加热器,设置在具有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座椅上,具有:第一发热体,其设置在上述座椅靠背的靠背面的上部;以及第二发热体,其设置在上述座椅靠背的靠背面的下部。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发热体的发热密度低于上述第二发热体的发热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加热器的座椅的正视图。
图2是由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座椅的座垫上的发热体的配线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设置在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上的发热体的配线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座椅中的座垫的就座面前部与就座面后部及座椅靠背的靠背面上部与靠背面下部的各自的温度变化的曲线。
图6是表示乘坐在图1所示的座椅上的乘客感到的由背部、腰部、臀部及大腿部的局部加热引起的暖和感的曲线。
图7是表示乘坐在图1所示的座椅上的乘客感到的由背部、腰部、臀部及大腿部的局部加热引起的舒适感的曲线。
图8是表示乘坐在图1所示的座椅上的乘客的背部、腰部、臀部及大腿部的热阻的曲线。
标号的说明
1 座椅
2 座垫
2Sf 就座面前部
2Sr 就座面后部
3 座椅靠背
3Ll 靠背面下部
3Lu 靠背面上部
4 头枕
10 座椅加热器
11F 前部加热器(第三发热体)
11R 后部加热器(第四发热体)
12 背部加热器
12L 下部加热器(第二发热体)
12U 上部加热器(第一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并且,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1,以设置在未图示的汽车的车室内的斗型或组合型的座椅为例进行说明。
座椅1具有:乘客乘坐的座垫2;乘坐的乘客倚靠的座椅靠背3;以及头枕4。上述座垫2与未图示的车体地板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安装在座垫框架上的缓冲材料的表面由皮革或布料等表皮材料2w包覆。另外,座椅靠背3可以经由未图示的靠背调整机构,将座椅靠背框架的下端部安装在座垫框架的后端部,从而使其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移动。此外,作为座椅靠背3,安装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的缓冲材料的表面利用表皮材料3w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7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用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酸钙的离心式筛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