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8123.4 | 申请日: | 201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垣;金成热;金甫映;黄日宣;金成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精密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韩国蔚***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于乳化絮凝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具有窄粒度分布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调色剂是通过在起到粘合树脂作用的热塑性树脂中添加着色剂及蜡等而制备。另外,为了对调色剂赋予流动性,或提高控制带电或清洁性等物性,作为外添剂,可以在调色剂中添加硅石或氧化钛等无机金属微粉。作为这种调色剂的制备方法,有粉碎法等物理的方法和悬浮聚合法及乳化絮凝法等化学的方法。
一般而言,借助于乳化絮凝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是利用絮凝剂,使以胶乳状存在的粘合树脂、着色剂及蜡絮凝后,经熔合工序,最终制备调色剂颗粒。更具体而言,包括:混合胶乳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及蜡分散液的步骤;在所述混合物中添加絮凝剂并进行均质化的步骤;使所述均质化的混合物絮凝,形成调色剂颗粒的步骤;把所述絮凝的调色剂颗粒熔合的步骤;以及对所述熔合的调色剂颗粒进行清洗及干燥的步骤。在所述均质化步骤中,如果混合物的粘度过高,则随着反应规模增大,出现粘着于反应器内壁而搅拌不到的反应物,这种未搅拌的反应物在絮凝固定后,如果温度上升,则以微分颗粒形态残留,造成调色剂的粒度分布加宽。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借助于乳化絮凝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其能够获得粒度分布窄的调色剂。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如上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混合胶乳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及蜡分散液的步骤;
在所述混合物中添加絮凝剂并进行均质化的步骤;
使所述均质化的混合物絮凝,形成调色剂颗粒的步骤;以及
把所述絮凝的调色剂颗粒熔合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化步骤在胶乳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10℃~-15℃的温度下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均质化步骤中,混合物的粘度在利用布氏粘度计测量时(25℃,200rpm)可以为50至100cP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胶乳树脂可以是不含磺酸基或磷酸基的聚酯树脂。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以更简单的工序制备粒度分布窄的调色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混合胶乳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及蜡分散液的步骤;
在所述混合物中添加絮凝剂并进行均质化的步骤;
使所述均质化的混合物絮凝,形成调色剂颗粒的步骤;以及
把所述絮凝的调色剂颗粒熔合的步骤,
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化步骤在胶乳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10℃~-15℃的温度下进行。
在以往的借助于乳化絮凝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中,是在常温下,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絮凝剂并进行均质化后,通过第1次升温,使调色剂颗粒絮凝,再通过第2次升温,使调色剂颗粒熔合。但在本发明中,是在胶乳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10℃~-15℃的温度下,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絮凝剂并进行均质化,从而不仅容易进行反应混合物的均质化,能够使调色剂的粒度分布变窄,而且,能够在所述均质化步骤的温度下发生絮凝,所以不需要象以往那样控制用于絮凝的第1次升温速度,因而能够缩短工序时间,节省制备费用。
在所述均质化步骤中,混合物的粘度在利用布氏粘度计测量时(25℃,200rpm),可以为50至100cPs。
所述絮凝的调色剂颗粒在达到所需大小时,调节pH,使调色剂颗粒的成长停止后,经熔合、清洗及干燥步骤,获得所需的调色剂颗粒。干燥的调色剂颗粒可以使用硅石等进行外添处理,调节带电电荷量等,最终制备激光打印机用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还能够适用于具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在制备核-壳结构的调色剂的情形下,在核用胶乳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及蜡分散液的混合物中添加絮凝剂并进行均质化后,经絮凝步骤,从而制备1次絮凝调色剂,再在获得的1次絮凝调色剂中添加壳用胶乳分散液,在形成壳层后,经过熔合步骤。
作为能够用于本发明的调色剂制备方法的胶乳树脂,可以通过聚合从乙烯基系单体、具有羧基的极性单体、具有不饱和酯基的单体以及具有脂肪酸基的单体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聚合性单体来制备。
所述胶乳树脂可以是不含磺酸基或磷酸基的聚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精密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精密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