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及端面切槽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8259.5 | 申请日: | 201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长屋秀彦;麻生典夫;今井康晴;渡边彰一郎;石泽贤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04 | 分类号: | B23B27/04;B23B27/00;B23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齐葵;王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转位 刀片 式切槽 工具 端面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及利用该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的端面切槽加工方法。
本申请对2010年2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24710号及2010年2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24708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由金属材料等构成的工件绕旋转轴线旋转并用切削刀片的切削刃实施切槽加工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对以工件的旋转轴线为中心形成的加工孔的里面(端面)或形成于工件的外周面的台阶部中面向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进行切槽加工。例如,图23所示的以往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100在呈轴状的工具主体11的前端部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形成为截面矩形的棒状的切削刀片130。切削刀片130在呈棒状的刀片主体131的延伸方向(图23中的左右方向(X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一对切削刃132。而且,这些切削刃132中从工具主体11的前端面突出的一方的切削刃132A对工件W的加工孔H的里面(端面)B实施切槽加工(内孔端面切槽)。图23的例子中,工件W的里面B形成为与旋转轴线WO正交并且与加工孔H的内周面(周面)S相邻。一方的切削刃132A通过沿该内周面S与旋转轴线WO平行地向X方向移动来对里面B进行切槽加工。另外,切削刀片130形成为关于通过刀片主体131的延伸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中央且向与这些延伸方向及宽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刀片高度轴线C3旋转对称。并且,切削刀片130形成为关于包含该刀片高度轴线C3且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刀片假想平面(未图示)面对称。无论工具主体11的规格为左手方向或右手方向切削刀片130都能够使用两个切削刃132A、132B。
另外,图23中,当一对切削刃132中另一方的切削刃132B不使用于切削、一方的切削刃132A因磨损或破损等不适于使用时,使刀片主体131的安装方向向延伸方向反转。由此,该切削刃132B从工具主体11的前端面突出而用于切槽加工。
这样,对工件W的加工孔H中配置于内周面S的径向内侧且面向旋转轴线WO方向的里面(内孔端面)B进行利用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100的内孔端面切槽加工。
另外,图24的例子中,所述切削刀片13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呈轴状的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105的前端部。而且,从工具主体11的前端面突出的一方的切削刃132A朝向形成为多段圆柱状的工件W的台阶部U中面向旋转轴线WO方向的端面E与旋转轴线WO平行地向X方向移动,由此对该端面E实施切槽加工(外圆端面切槽)。在该例子中,工件W的端面E形成为与旋转轴线WO正交并且与外周面(周面)R的小径部分相邻。一方的切削刃132A通过沿所述小径部分移动来对端面E进行切槽加工。
这样,对工件W的所述小径部分中配置于外周面R的径向外侧且面向旋转轴线WO方向的端面(外圆端面)E进行利用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105的外圆端面切槽加工。
并且,作为用于这种切槽加工的其他切削刀片,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切削刀片。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1152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前述可转位刀片式切槽工具1100、1105中存在如下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