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泄漏同轴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9055.3 | 申请日: | 201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H01Q13/22 | 分类号: | H01Q13/22;H01B11/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戚传江;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体的外径小于10mm的泄漏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如非专利文献1所述,泄漏同轴电缆(LCX)是将在电缆内部传输的电信号能量的一部分作为电磁波放射到外部的电缆,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收发用天线使用。例如,LCX以列车和地面之间的无线联络为目的而铺设在列车轨道沿线。并且,LCX以与地铁通道内、地下街道之间的消防无线联络、警察无线联络为目的,铺设在地铁通道内、地下街道中。
图1表示现有的LCX。如该图所示,LCX作为同轴电缆而构成,具有:中心导体201;覆盖该中心导体201的绝缘体202;配置在该绝缘体202周围的外部导体203;覆盖该外部导体203的外皮205。中心导体201及外部导体203的材料一般是铜,也存在使用铝的情况。绝缘体202的材料主要使用聚乙烯等。
在LCX的外部导体203上,作为电磁波泄漏机构,在电缆长度方向上周期性地设置有槽孔(slot)206。各槽孔是细长形状、圆形形状的开孔部。
LCX的型号一般通过绝缘体的外径和标准阻抗来表示。例如,LCX具有外径20mm的绝缘体、500Ω的阻抗时,该LCX表示为20D型。现有技术中,LCX存在20D型、33D型、43D型等,其外皮的外径分别是30mm、40mm、50mm,非常粗。另外,外部导体需要具有充分的厚度,以便在室外铺设作业时即使施加牵引力、弯曲力时也不产生伸展、龟裂。具体而言,考虑到材料成本,该厚度为0.1mm至0.2mm左右。
在外部导体203上形成槽孔206的方法记载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和槽孔206的形状对应的阴阳金属模具的冲压加工,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激光照射的形成。此外,也提出了通过立铣刀切削加工的形成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3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7941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LCX通信系统”(岸本利彦、佐佐木伸共著)コロナ公司初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现有的LCX主要假设在室外铺设中使用,考虑了在铺设时受到较大张力的情况。因此,绝缘体202的外径粗至20mm以上,外部导体203的厚度厚到0.1mm至0.2mm左右。但近年来,在室内使用LCX的情况变多,需要细径的LCX。
但是,当将LCX进行细径化时,例如将绝缘体202的外径设为小于10mm时,在弯曲LCX等情况下,外部导体203反弹,难以将外部导体203粘合于绝缘体202。这是因为,外部导体203的刚性大,复原应力较强。另外,若外部导体203和绝缘体202之间的摩擦力较弱,则在铺设工事中,拉伸力、弯曲力施加到LCX,进而当这些力被解除时,因被拉伸的外部导体203是金属,所以塑性变形,绝缘体202缩小。因此,绝缘体202在外部导体203的内部移动,中心导体201断线,或中心导体201和绝缘体202在连接部分脱离,从而导致通信中断这种致命性的事故。
另外,若外部导体203和覆盖该外部导体203的外皮205之间的摩擦力较弱,则拉伸力、弯曲力施加到LCX,进而当这些力被解除时,因拉伸的外部导体203是金属,所以塑性变形,外皮205缩小。因此,外皮205相对外部导体203移动。这种情况下,外皮205从连接部分脱离,其结果产生连接器的松弛。最差的情况下,连接器脱落,外部导体203、绝缘体202及中心导体201被折断,从而导致通信中断这种致命性的事故。
为实现LCX的细径化而将外部导体203设为较薄时,为保持外部导体203的强度,如图1所示,需要将塑料薄膜(塑料板)204粘贴到外部导体203上。此时,为防止来自LCX的电磁波能量的不必要的泄漏,将外部导体203缠绕到绝缘体202上,以便形成图1所示的外部导体203的重叠部。但是,在该重叠部中,因塑料薄膜204的存在而无法进行电接触,与绝缘体之间产生仅塑料薄膜204的厚度的程度的间隙。其结果是,存在导致电磁波能量从该间隙略微泄漏的问题。
另外,在LCX的制造中,使用冲压加工在外部导体203上形成槽孔206时,因金属模具高价,所以制造成本加大,并且存在金属模具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另外,通过切削加工形成槽孔206时,存在其加工时间较长且立铣刀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如上所述,设置有槽孔206的外部导体203的制造较复杂,制造成本也易变高。因此要求更容易且低价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9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