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制造方法、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及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0408.1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巍志强;高木刚;饭岛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7/105 | 分类号: | H01L27/105;G11C13/00;H01L4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易失性 存储 装置 制造 方法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电信号的施加而电阻值可逆地变化的电阻变化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具备该元件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以及该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中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了保存音乐、图像、信息等的数据,对于大容量且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的需求提高。作为对应于这样的需求的1个对策,将因被施加的电脉冲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且一直保持其状态的电阻变化层利用于存储元件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以下,称为ReRAM)被注目。这是因为,具有如下特征的缘故,即,作为存储元件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高密度化、以及与以往的半导体过程容易匹配等。在这样的ReRAM中,需要确定即使将存储元件细微化也能够稳定且高再现性地产生设计的电阻值的变化的材料、以及其制作过程。这样的材料和制作过程的研究开发非常积极。
在ReRAM中,作为能够进行更高密度的集成化的构造,提出了层叠构造的存储装置。在图14中表示有关专利文献1、2、3中记载的以往例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剖视图。该存储装置由将多个导电层1413和多个层间绝缘膜1417交替地层叠而得到的层叠体、相对于层叠体垂直地交叉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电阻变化层1414、和接触在电阻变化层1414的内周上而形成的柱状电极1412构成。
此外,在图15中表示有关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以往例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剖视图。该存储装置由相对于基板1511平行的层间绝缘膜1517、相对于基板1511平行的条状的导电层1513、相对于基板1511垂直地交叉的柱状电极1512、和夹在柱状电极1512与导电层1513间的电阻变化层1514构成。
电阻变化层1514通过将导电层1513中的、导电层1513与柱状电极1512交叉的重叠(overlap)区域氧化而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12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54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353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24778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3的结构中,向接触孔中埋入希望的材料的工序对于电阻变化层1414及柱状电极1412一共需要两次,工艺变得复杂。此外,具有难以将形成的电阻变化层1414的膜厚遍及接触孔的深度方向均匀地控制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4的结构中,为了将电阻变化层1514形成为条状,需要布图、蚀刻的工序。进而,在蚀刻工序中,由于导电层1513的侧壁露出,所以有导电层1513的一部分通过自然氧化而氧化的情况。由此,在导电层1513上产生寄生电阻,并且该寄生电阻的电阻值在存储装置内的多个电阻变化元件的各自中不同。结果,有难以调整使电阻值变化的驱动电压值、电阻变化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除此以外,由于电阻变化层1514通过将导电层1513的一部分(与柱状电极1512交叉的重叠区域)氧化而形成,所以通常电阻变化层1514以图15(b)那样的形状形成。当对柱状电极1512与导电层1513之间施加电压时,电阻变化层1514的电压施加方向的厚度不一致,所以在电阻变化层1514的更薄的区域中流过更多的电流。结果,还有通过电流的集中而电阻变化元件容易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具有稳定的存储性能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在基板上层叠含有过渡金属的多个导电层和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多个层间绝缘膜,形成层叠构造体;工序(b),形成将上述层叠构造体贯通、并且使上述各导电层的一部分露出的接触孔;工序(c),将上述各导电层的露出在上述接触孔中的部分氧化,形成电阻值基于施加的电信号可逆地变化的多个电阻变化层;工序(d),在上述接触孔中埋入导电材料,在上述接触孔中形成与上述各电阻变化层连接的柱状电极。
此外,上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上述工序(b)中,将包括上述接触孔的多个接触孔形成在设定在上述层叠构造体上的二维矩阵的各行列位置;在上述工序(b)以后,还包括:工序(e),形成将上述层叠构造体按照上述二维矩阵的规定的数量的行、规定的数量的列、或由规定的数量的行及规定的数的列构成的单位而分离的1个以上的槽;工序(f),向上述各槽埋入绝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0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