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检测器件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0430.6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J·D·林特;金甫学;F·迈克尔;V·阿尔达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尔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向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检测 器件 方法 | ||
1.一种电流检测感应器件,包括:
多个绕线管元件,每个元件都具有导电绕组缠绕其上的一个或多个端子;以及
印刷电路板,其中存在有孔;
其中,所述多个绕线管元件被布置在所述孔周围,并且经由所述印刷电路板彼此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器件,进一步包括:
回路导线,将所述多个绕线管元件的首元件与所述绕线管元件的尾元件电气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多个绕线管元件中的至少两个经由铰链连接彼此被物理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多个绕线管元件中的至少三个经由多个铰链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彼此分别物理地连接,第一铰链连接布置在第一绕线管元件绕组通道的第一侧,而第二铰链连接布置在所述第一绕线管元件绕组通道的第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绕线管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绕组绕线轴基本上布置在其之间的一凸缘对,所述导电绕组缠绕在所述绕组绕线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端子包括加入在所述凸缘对中的至少之一的至少侧壁中的自引导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多个绕线管元件包括三个或更多绕线管元件,所述导电绕组的起始和结束部位被布置在所述三个或更多绕线管元件的非末端元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导电绕组包括布置在所述绕线管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绕组筒上的多个层。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屏蔽层,用于至少减轻运行期间的电磁噪声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多个层包括:
两层或更多层屏蔽层;以及
一层或多层电流检测层;
其中,所述两层或更多层屏蔽层和所述一层或多层电流检测层彼此交织。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绕线管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包括:
一凸缘对;
在所述凸缘对之间布置的绕组通道;
在所述绕组通道中布置的多层导电绕组;以及
一个或多个铰链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感应器件,进一步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导线容纳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多个绕线管元件以基本上交替或锯齿形的形式被集体地布置在所述导线容纳孔周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多层绕组层中的至少一层包括屏蔽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屏蔽层的缠绕方向在相邻布置的线性缠绕感应器件之间交替。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导线容纳孔包括将由所述缠绕的绕线管元件检测的集成的导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外壳进一步包括多个端子,用于与印刷电路板电气地交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2的感应器件,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多个对齐部件,当在其中容纳所述绕线管元件时,以基本上交替或锯齿形的形式布置所述绕线管元件。
19.一种制造电流检测感应器件的方法,包括:
将导电绕组的第一端固定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之一;
按顺序在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上连续地缠绕所述导电绕组;以及
将所述导电绕组的第二端固定到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之一。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的导电绕组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被固定到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中的同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顺序包括:
从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的中间一个横越到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的第一端分段绕组元件;
从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的所述第一端分段绕组元件横越到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的第二端分段绕组元件;以及
从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的所述第二端分段绕组元件横越回到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的所述中间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固定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动作包括将所述导电绕组端接到所述多个分段绕组元件中的一个上出现的自引导端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尔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尔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04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京胡、二胡同步演奏琴
- 下一篇:一种煤矿主动式区域性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