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弹性纤维用处理剂和聚氨酯弹性纤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10560.X 申请日: 2011-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2770596A 公开(公告)日: 2012-11-07
发明(设计)人: 平松雅之;松井冷子;柴野道宏 申请(专利权)人: 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D06M15/643 分类号: D06M15/643;D06M11/44;D06M13/02;D06M13/224;D06M13/292;D06M101/3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蒋亭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氨酯 弹性 纤维 用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弹性纤维用处理剂和聚氨酯弹性纤维。

背景技术

在纺纱工序中,弹性纤维在赋予了处理剂之后,卷取为筒子纱形状,形成络筒体。弹性纤维由于具有粘弹性,因此是易于胶着的纤维。特别是在络筒体的内层部,由于卷取时施加的压力,胶着经时性地进行。因此,使用弹性纤维络筒体时,变得解舒不良,引起断头。

从络筒体卷取纱而加工成织轴或织物时,在上述那样的络筒体的内层部与外层部的胶着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即在均匀解舒性差的情况下,内层部的解舒张力与外层部的解舒张力之差会变大。结果是,引起织轴形状不良、织物品质的下降。

弹性纤维用处理剂使用硅酮油、矿物油、酯油等疏水性的基质成分。因此,抗静电性不充分。若抗静电性不充分,则将弹性纤维与棉纱交织时,由于静电,飞花会吸附在弹性纤维上,堵塞在吸纱口,在吸纱口引起断头。其结果是存在必须常常进行清扫的问题。

在并轴工序中,由于静电而导致纱彼此接近,引起断头、织轴形状不良。为了加工工序中的操作性稳定化,需要平滑性。

专利文献1中,作为防止胶着的方法,提出了使用在聚二甲基硅氧烷或矿物油中分散有高级脂肪酸金属皂的处理剂的方法。但是,该处理剂中,高级脂肪酸金属皂经时性地发生凝集,分离沉降而变得不均匀。将变得这样的不均匀的处理剂赋予弹性纱时,由于高级脂肪酸金属皂不均匀地附着在弹性纱上,因此不能得到均匀的平滑性、抗胶着性。另外,由于络筒体的内层部与外层部的胶着的程度有很大差异,因此有时在后加工中产生断头、或者织物的品质下降。另外,高级脂肪酸金属皂的凝集物在工序中变成渣滓,需要定期的清扫。进而,该处理剂有时由于纤维与纤维间的摩擦低,而导致经常会造成络筒体的形状不良,抗静电性也不充分,有时在后加工中会产生飞花吸附。

作为抗静电剂,提出了:在处理剂中使用磷酸烷基酯的碱金属盐的方法(专利文献2),在处理剂中使用磷酸烷基酯的碱金属盐和磷酸烷基酯胺盐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在处理剂中使用有机磺酸化合物或有机硫酸化合物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在处理剂中使用磺基琥珀酸盐类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5)等。但是,这些抗静电剂的极性非常强,因此在由疏水性成分形成的处理剂的基质成分中的溶解性差,不均匀地附着在弹性纱上。因此,有时不能得到均匀的抗静电性,有时后加工中渣滓从弹性纱上脱落。另外,对于平滑性、抗胶着性有不良影响,对弹性纱进行后加工时,有时引起断头。另外,由于有机磺酸、有机硫酸是强酸,碱金属为强碱,因此对络筒体进行湿热处理时,这些强酸、强碱游离,有时引起纱强度劣化。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37-4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146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49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6165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2988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问题,提供能够赋予稳定且优良的抗胶着性、均匀解舒性、抗静电性、平滑性、生产率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用处理剂和被赋予了该处理剂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只要是含有基质成分(A)、并还含有特定的酸性磷酸酯盐(B)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用处理剂,就可以解决本申请课题。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弹性纤维用处理剂,其含有选自硅酮油、矿物油和酯油中的至少1种基质成分(A),以及2族元素金属的二价阳离子的酸性磷酸酯盐(B);上述酸性磷酸酯盐(B)具有酸性羟基,该酸性羟基与该2族元素金属的二价阳离子的摩尔比为95/5~5/95,上述酸性磷酸酯盐(B)在处理剂整体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为0.001~60重量%。

上述2族元素金属的二价阳离子优选选自Be2+、Mg2+、Ca2+、Sr2+和Ba2+中的至少1种。

上述酸性磷酸酯盐是酸性磷酸酯(C)与选自2族元素金属、2族元素金属的氢氧化物、2族元素金属的氧化物和2族元素金属的碳酸盐中的至少1种成分(D)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上述酸性磷酸酯(C)的酸性羟基与上述成分(D)的摩尔比优选为100/5~100/95。

上述酸性磷酸酯(C)优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未经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0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