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没有扔掉部分的长度调节束线带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1245.9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钟;洪準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钟;洪準杓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F16B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没有 扔掉 部分 长度 调节 线带 | ||
1.一种束线带,其由围绕电线或配线的带部(310)和固定所述带部以便所述电线或配线通过所述带部保持被围绕的状态的耦合头部(320、420)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部的两面形成有方向互不相同的锯齿(323、324),所述带部的起始端贯通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329)围绕所述电线或配线后,插入并固定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耦合头部内贯通所述耦合头部的带部减少所述耦合头部内的空间,进而带部围绕需要整理的配线后将所述带部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时,插入于所述终入口的所述带部按照所述减少的耦合头部内的空间被固定为不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头部(320、420)与所述带部(310)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的两面的锯齿全部形成为阳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的两面的锯齿全部形成为阴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部的一侧面的锯齿形成为阳刻,相反面的锯齿形成为阴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头部的带的始入口和终入口位于耦合头部的互相面对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耦合头部的带的始入口和终入口位于耦合头部的同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331)的带部的锯齿啮合于形成在所述耦合头部内侧的锯齿(321)而不脱离,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的带部与贯通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329)的带部在所述耦合头的内部接触,在接触的两个带面的接合面的锯齿相互啮合时,所述带部虽可以朝通过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贯通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脱离耦合头部,但在所述啮合的状态下,所述带部不能朝通过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贯通的方向进一步进行贯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耦合头部的内部形成有分离板(425),用于分离容纳穿过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而来的所述带部的空间和容纳通过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重新被插入的所述带部的空间,在所述分离板形成有锯齿(426),用于啮合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的所述带部而不脱离,所述分离板的没有形成所述锯齿的一侧局部固定于所述耦合头部的主体,由于具有弹性具有锯齿的一侧可弯曲,所述带部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时,由于形成于所述分离板的所述锯齿突起的高度和被插入的带部的厚度,所述锯齿侧的分离板的局部朝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的空间一侧弯曲,所述耦合头部,当所述带部没有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时,可通过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使所述带部贯穿,当所述带部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时,形成于所述耦合头部的分离板的锯齿啮合于在与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的所述带部接触的面上形成的锯齿,而固定带部不会朝插入于耦合头部的终入口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脱离,所述带部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时,如上所述,由于所述耦合头部的分离板的锯齿的高度和插入于耦合头部的终入口的带部的厚度,所述分离板被推向朝耦合头部内的带贯通空间一侧弯曲,结果,所述被弯曲的分离板按压贯通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的带部,所述贯通的带部的锯齿和所述分离板的边缘部分互相啮合,进而贯通所述耦合头部的始入口的带部虽然可以朝贯通所述耦合头部的相反方向拉而脱离,但是被固定为不能进一步贯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耦合头部形成有阻挡壁,用于阻止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的所述带部从所述耦合头部脱离而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束线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耦合头部形成有阻挡壁,用于阻止插入于所述耦合头部的终入口的所述带部从所述耦合头部脱离而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钟;洪準杓,未经李英钟;洪準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12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煤烟气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 下一篇:打印机和定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