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制造转子的方法和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1598.9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爱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制造 方法 马达 | ||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汇流条单元和包括该汇流条单元的内转子式马达。
背景技术
JP-A2000-333400的图4和图5公开了一种汇流条,该汇流条与来自定子的线圈端子相连并且设置成向线圈提供电流。多个这样的汇流条(引线框)上下叠置,并且每个汇流条(引线框)均由在平面图具有大致环形的板材限定。每个汇流条(引线框)以及多个端子都彼此一体地限定。端子设置成沿径向从每个汇流条的外周或内周突出。简言之,每个汇流条(引线框)均由具有沿径向从其突出的多个端子的大致环形板材限定。因此,汇流条的材料成品率不是非常高。
JP-A 2004-56873公开了一种马达,其中汇流条和端子彼此独立地设置。在该马达中,汇流条由电线(电缆)限定,并且设置成将汇流条连接到线圈端子的端子与汇流条独立地设置。该布置实现对汇流条的材料成品率的改善。
[专利文献1]JP-A 2000-333400
[专利文献2]JP-A 2004-5687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JP-A2004-56873中描述的马达实现了汇流条(busbar)的材料成品率的改善。然而,JP-A 2004-56873中描述的马达具有以下缺点,即,在端子被连接到线圈端子时需要调整线圈端子的取向。因此,根据JP-A 2004-56873中描述的马达,将端子连接到线圈端子的操作不能被有效地执行。
已构想本发明以提供汇流条的材料成品率的改善,并且还提供附接汇流条的可作业性的改善。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设置在定子的轴向端部。所述汇流条单元与设置成在定子的轴向端部上方沿轴向突出的多个线圈接线末端电连接。所述汇流条单元包括多个汇流条、保持件构件以及多个端子构件。每个汇流条均包括由形状为环形或字母“C”形的导电线限定的主体部,该主体部绕定子的轴线设置。所述保持件构件设置在定子的轴向端部上以保持所述汇流条。每个端子构件均包括汇流条连接部和线圈连接部。所述汇流条连接部与其中一个汇流条的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线圈连接部与其中一个线圈接线末端相连。
根据上述汇流条单元,所述汇流条和所述端子构件彼此独立地限定,并且每个汇流条均由电线限定。因此,实现汇流条的材料成品率的改善。另外,每个端子构件均包括所述线圈连接部,所述线圈连接部设置成与设置成沿所述定子的轴向延伸的其中一个线圈接线末端相连。这使得可以将所述汇流条与相应的线圈接线末端连接,而不需要调节调节任何线圈接线末端的取向的操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能够实现汇流条的材料成品率的改善,并且也能实现附接汇流条的可作业性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马达的剖面图;
图2是汇流条单元和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汇流条单元和定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汇流条单元和定子的剖面图,示出了汇流条单元被紧固到定子的情况;
图6是汇流条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其中,保持件彼此分离;
图7是汇流条单元和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8是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9是示例端子构件的立体图;
图10示出了示例端子构件的展开;
图11是示出汇流条被插入端子构件中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2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汇流条的u相保持件或v相保持件的平面图;
图13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汇流条的w相保持件的平面图;
图14是如从下方观察的汇流条单元的平面图;
图15A是如从下方观察的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汇流条的保持件的立体图,并且图15B是如从上方观察的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汇流条的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固定部的立体图,在所述固定部处,汇流条单元被固定到定子;
图17是示出汇流条单元被紧固到定子的情况的剖面图;
图18是示出汇流条单元被紧固到定子的情况的平面图;
图19是示例端子构件的立体图;
图20示出了示例端子构件的展开;
图21是定子节段的立体图;
图22是定子节段的竖直剖面图;
图23是铁心节段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绝缘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具有附接至其上的绝缘体的铁心节段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1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转汽缸式转子发动机
- 下一篇:用于硅通孔(TSV)的电测试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