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及其除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1602.1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2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堀江英树;坪井靖;濑部芙美绘;竹泽伸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3/00;G21C15/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金属 冷却 反应堆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具有:
保持堆芯及其冷却材料的反应堆容器;
包围上述反应堆容器的外侧的密封外壳;
使空气在上述密封外壳的外侧流动来进行除热的空气流路;以及
在上述反应堆容器与上述密封外壳的间隙中注入填充材料的注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上述注入部,具有:
以比上述冷却材料的底面低的水平收容上述填充材料的存液部;
连通上述存液部和上述间隙的连通路;
加热上述填充材料来维持熔融状态的加热器;以及
对上述填充材料进行加压,从而将上述填充材料从上述存液部引导至上述间隙的加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路构成为一条或多条,
上述加压部是在上述存液部的内部从其端部朝向上述连通路的开口的方向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移动的活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上述注入部形成有用于对在上述间隙中被加热后的上述填充材料进行冷却的冷却剂循环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上述注入部具有:
以比上述冷却材料的上表面高的水平收容上述填充材料的存液部;
连通上述存液部和上述间隙的连通路;
加热上述填充材料来维持熔融状态的加热器;以及
设置在上述连通路上的上述填充材料的止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具有:
以比上述冷却材料的下表面低的水平使上述间隙中填充的上述填充材料排出的排液部;以及
设置在连结上述间隙和上述排液部的路径上的上述填充材料的止流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路经由上述路径与上述间隙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上述排液部中的上述填充材料返回上述存液部的返还路。
9.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除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保持堆芯及其冷却材料的反应堆容器与包围其外侧的密封外壳的间隙中注入填充材料的工序;以及
使空气在上述密封外壳的外侧流动来进行除热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16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瓦楞原纸生产过程中表面施胶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人机界面的控制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