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数值孔径多模光纤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1857.8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K·W·贝内特;S·R·别克汉姆;J·德里克;P·沃特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G02B6/0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沙永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值孔径 光纤 | ||
1.一种多模光纤,它包含:
具有纤芯折射率差百分数Δ1的渐变折射率纤芯,所述纤芯的纤芯半径大于30μm;以及
包围所述纤芯并具有折射率差百分数Δ3的凹陷折射率包层区和包围所述凹陷折射率包层区的掺杂氧化钛的包层区,其中Δ3约小于-0.1%,所述凹陷折射率区的宽度至少为1μm,Δ1>Δ3,所述光纤的总外直径小于120μm,且所述光纤的850nm满溢带宽大于200MHz-k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含玻璃,其中所述外包层区包含氧化钛,其含量大于5重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折射率包层区直接邻近所述纤芯,其折射率差约小于-0.2%,宽度至少为2μm,掺杂氧化钛的区域的宽度在1-5μm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包含具有Δ2的内包层区,其中所述内包层区包围所述纤芯,所述凹陷折射率包层区包围所述内包层区,其中Δ1>Δ2>Δ3,所述内包层区的宽度小于4μ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的纤芯半径大于35μ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含玻璃,所述纤芯具有小于45μm的玻璃纤芯半径,所述总的外玻璃直径小于11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850nm满溢带宽大于500MHz-k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在850nm具有小于或等于1.0dB的1x180°弯3mm直径心轴缠绕衰减增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在850nm具有小于或等于0.5dB的1x180°弯3mm直径心轴缠绕衰减增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在850nm具有小于或等于0.3dB/圈的1x180°弯3mm直径心轴缠绕衰减增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折射率环形部分的宽度小于8μ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于0.24。
13.一种多模光纤,它包含:
半径大于35μm的渐变折射率纤芯;以及
包含凹陷折射率环形部分的第一内包层和包围凹陷折射率包层区的掺杂氧化钛的包层区,其中所述凹陷折射率环形部分具有约小于-0.2%的折射率差和至少1μm的宽度,所述光纤还在850nm具有小于或等于0.5dB的1x180°弯3mm直径心轴缠绕衰减增幅和大于200MHz-km的满溢带宽。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含玻璃,其中所述外包层区包含氧化钛,其含量大于5重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含玻璃,所述光纤的外玻璃直径小于120μm。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在850nm具有大于500MHz-km的满溢带宽。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具有大于0.26的数值孔径。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具有大于0.28的数值孔径。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15%威布尔故障概率大于400kpsi。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具有大于30的动态疲劳常数。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还具有大于35的动态疲劳常数。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上还具有肖氏D硬度大于50的涂层,所述涂层的外直径在120-130μ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18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梯多媒体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电梯无线通信系统